厦门成功推行“高楼撤桶” 试点“无垃圾桶”小区

27.06.2018  15:56
厦门成功推行“高楼撤桶” 试点“无垃圾桶”小区 - 新浪
厦门成功推行“高楼撤桶” 试点“无垃圾桶”小区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恒通花园“高楼撤桶”后,大部分居民都养成了在楼下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

  江头街道试点“无垃圾桶”小区,居民定时定点把垃圾投入垃圾车。

  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李文林) 楼道里的蟑螂苍蝇几乎消失,地面再也没有污水横流,消防通道也更加通畅,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不断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发生在我市的一栋栋高层住宅楼里,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原本放置在各个楼层的垃圾桶撤掉了,住户统一把垃圾带到楼下分类投放,这一做法也叫“高楼撤桶”,是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大力推行的一项举措。“高楼撤桶”怎么撤?如何克服初期阻力,后期又如何长效管理?近日,在市垃圾分类办、市垃分中心的组织下,记者走进思明区筼筜街道和湖里区江头街道,实地采访“高楼撤桶”的好经验、好做法。

  [宣讲] 连开三天会 做通居民思想工作

  位于筼筜街道滨北片区的恒通花园,是一栋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高层住宅,目前住着180多户居民。去年8月,恒通花园试行“高楼撤桶”。

  在撤桶之前,街道、居委会、物业以及垃圾分类督导员、热心业主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楼道、电梯间、大堂等张贴通知、公告等,尽管如此,撤桶之后,还是出现了不少反对声音。有的居民把垃圾往楼道的地板上一扔,污水流得到处都是,有的人跑到物业管理处理论,有的人半夜两三点打电话给相关负责人。

  “一开始居民有抵触情绪很正常,毕竟要改变他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扔垃圾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物业负责人说,“刚开始,居民扔到楼道里的垃圾,我们保洁员都照收不误。”针对一些不理解、不配合撤桶工作的居民,居委会、物业、垃圾分类督导员等一户户上门,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恒通花园的“高楼撤桶”大约推行一周,大部分居民都习惯了把垃圾带到楼下的集中投放点进行投放,而“高楼撤桶”带来的可喜变化,又进一步提高了居民配合的积极性。

  在中信广场、世纪海湾等高层住宅小区,也是由街道、居委会、物业、垃圾分类督导员、热心业主等多方合力,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我们连续开了三天会议,有时开到深夜12点,听取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打消他们的疑虑。”官任社区垃圾分类督导负责人伍证霖说。

  [监督] 张贴公示栏 曝光不文明行为

  “高楼撤桶”推行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觉遵守,但仍然有少数人“破坏规则”。“这些少数人损害的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这时,我们就要对其曝光,让大家共同来监督。”伍证霖说。

  “尊敬的24楼住户,本大楼垃圾分类已经规范集中投放,请您自觉把生活垃圾自行投放到楼下的集中投放点,垃圾分类已经立法,不遵守规范者,将会被行政处罚!”这是一张“不文明行为公示”,张贴在恒通花园大堂的显著位置,上面还印着垃圾乱扔在地上的照片。据介绍,被曝光以后,住户大多能自觉改正,如果他们不知道怎么分类,督导员也会上门指导。

  在中信广场的电梯间,同样挂着一个“不文明行为公示栏”。“刚开始,公示栏上都贴满了不文明行为的照片,后面慢慢减少,现在一个都没有了。”物业相关负责人说。

  “高楼撤桶”也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一些孤寡、空巢老人,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居民,下楼扔垃圾并不方便。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物业公司也会采取人性化的手段,由保洁员上门收垃圾。

  通过不断磨合、探索,筼筜街道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建立“以共同协商的方式,并通过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取垃圾、督导员配合入户指导分类,党员带头做表率、包干宣传、包干督导等灵活的方式进行分类施策”的新模式,为“高楼撤桶”找到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和工作方法,辖内居民已逐步养成垃圾集中定点分类投放的习惯。全街道辖区200栋高楼,180栋以上实现“高楼撤桶”,撤桶率达到90%以上。

  [试点]

  定时定点投放效果棒棒的

  在湖里区江头街道,“高楼撤桶”有了“升级版”:就连楼下的垃圾桶也撤掉了,垃圾分类工作反而做得更好了。

  今年5月以来,江头街道分别在辖区内的园山社区镇政府宿舍小区和吕厝社区台商会馆大厦两个试点,试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做法,将小区和高楼里的垃圾桶撤掉,垃圾清运车每天定时定点停在大门口,居民须在指定时间内投放垃圾。

  在园山社区镇政府宿舍小区的大门口,原本的8个大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上午7点至9点、晚上6点至8点,定点停放的两辆垃圾清运车,分别漆成绿色和橘黄色,代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新的做法改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习惯。上午上班或者晚饭后散步时,居民顺手把家里的垃圾带出来,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耐心引导下,每户家庭都对垃圾投放做了更有效率的规划。

  居民们的配合度极高,上午9点垃圾清运车开走后,小区门口留下一片干净整洁的空地。“以前这里总会飘着臭味,苍蝇经常乱飞,偶尔还有老鼠。”小区住户王女士说,新的垃圾投放方式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在另一个“无垃圾桶”试点台商会馆,街道根据写字楼里企业多的特点,将垃圾收运时间定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2点、下午5点半至晚上7点半,方便企业员工在下班时间投放。“随着外卖盛行,写字楼很有必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一楼一家咖啡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入口处的垃圾桶撤掉后,大大提升了写字楼的办公品质。

  目前,江头街道两个“无垃圾桶”试点的垃圾分类率都超过了90%,并在进一步改善中。接下来,江头街道计划再建8个“无垃圾桶”试点,以进一步检验、完善这种创新的做法。

  [记者手记]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筼筜街道的“高楼撤桶”和江头街道的“无垃圾桶”试点成功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只要去做,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高楼撤桶”,打破的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做法,改变的是居民日复一日的生活习惯,起步确实有困难,但是,在政府、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和坚持不懈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习惯养成了,居民到楼下扔垃圾不再觉得麻烦;垃圾桶撤掉了,楼道的环境变好了,消防通道更安全了,当初的反对者,不但不反对了,反而还心存感激。

  应该看到,无论是“高楼撤桶”,还是垃圾分类,都是顺应环保要求、体现文明进步的好事,对于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大有裨益。因此,在做这些工作时,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定力应更强一些、底气要更足一些、耐心也要更多一些,既不唐突冒进,也不知难而退,对于少数不理解的居民,要做好充分的沟通、解释工作,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采取人性化的措施,这样,“高楼撤桶”这件好事才能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