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推行“六联六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侧记
江滨广场上歌声激荡、舞步飞扬;图书馆内,求知若渴的身影比比皆是;农家书屋里,浓浓书香飘溢农家……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一股浓浓的文化馨香,正荡漾在三明城乡大地。
文化惠民沐春风。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我市围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探索出“六联六创”模式,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批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副省长李红批示肯定,三明市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品牌亮点。华东师大副教授、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金武刚评价说,示范创建要统筹推进,三明作为老区苏区,“六联六创”创建经验为山区城市提供了路径。
创新无止境,独具特色的“三明模式”如何谱写新篇章?
整合资源,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设施建设是基础。“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是“六联六创”模式之一。
3月20日,在市图书馆一楼,三明学院附小四年级学生王泽慧,通过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归还了3本图书,她说,市图书馆开放以来,已经借阅了100多本图书,现在想看书非常方便。
电子阅报屏、24小时自助图书馆、亲子借阅室……新落成的市图书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工作人员介绍,仅一楼3台自助借还设备,有时一天就要上架读者归还的图书1000多本。
市图书馆只是市区广大市民精神家园的一角。近年来,市区先后建成三明城市文化广场和艺术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各类建筑,启动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建设,形成了“一城二圈三纵”文化服务格局。
关注市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将目光投向基层。目前,各县(市、区)已全面建成达标文化馆、图书馆,实施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在全市各乡(镇)、村,我市以“四室两栏一广场一队伍”为标准,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其中,大田县文化祠堂作为宣传文化阵地,在中宣部举办的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我市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不断完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2月3日,尤溪朱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被省文化厅批准命名为第九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弘扬朱子文化,传播理学知识,推介古典木雕工艺精品的重要平台,朱子文化苑已成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出台文件,以民办公助形式,建成了泰宁明清园、梅列紫阳美术馆等一批民间文化场馆,成为各地重要的文化阵地补充。
数据最具说服力。三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共计投入7亿元,12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艺术馆)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14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5个行政村和170个社区文化室(中心)全部实现达标,文化共享工程覆盖率100%,广播电视、农家书屋和全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遍布城乡大地的各类文化场所,犹如源头活水,为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果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行先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设施不仅要建得好,而且还要管得住、用得上。我市坚持“活动联抓、部门联动、培训联办”形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星光大道”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一档央视节目,在三明,百姓也有自己“家门口的星光大道”——三明市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目前已举办20年,演出400多场,2013年荣获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一活动并非政府完全包办,而是采取“政府专项资金补助+主办单位低标价工程+企业冠名赞助”形式,从而推动了城乡流动文化服务的常态化开展。如今,源于三明广场文化的这一点点“星火”,已成“燎原”之势,深受全市城乡百姓喜爱。
文企合作,城乡互动,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应运而生:全省首创的流动舞台车下乡巡回演出,九年来演出830多场次,被誉为“搭在农民家门口的流动舞台”;三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借助“一县一品”等传播形式,实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融合,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地域文化名片……
活动联抓,部门联动。1月8日,大田县屏山乡掌声阵阵,欢呼声连连,三明市2016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温暖洒在田间地头,让欢乐绽放在群众脸上。
你方唱罢我登场,众人合唱“一台戏”。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等14家单位主办,市委党史研究室、三明日报社等32家单位联办,除了市歌舞团准备的节目外,屏山乡政府也组织了南音演唱《因送哥嫂》、高甲小戏《轻移莲步赏樱花》等3个节目,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市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我市探索实施市、县、乡宣传文化部门和成员单位、群团组织、文艺社团共同联动,打造“半台戏”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通过三级配送、四级联动、分级购买,构建起以城带乡、以上率下、由点及面的常态化文化服务平台。
一年来,我市开展“半台戏”配送活动400多场次,有效弥补了服务短板,消除了文化服务盲区。如今,就算身处偏僻乡村,文化生活同样精彩。
活跃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市创新实施“151”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在全省率先推行文化协管员学历教育政策买单机制,成立“农村文化协管员之家”,加强基层文化能人和民间文艺社团培训。
持续发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有设施,有活动,如何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我市通过“机制联立”,创建常态化服务格局。
顶层设计是根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着力构建“党委统筹协调、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参与”的管理机制,层层建立创建工作机构,夯实创建基础。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我市配套出台系列制度、意见和办法,健全政府采购、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绩效评估、激励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实施“四步工作法”和“五纳入”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撑起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我市通过“组织联盟”,不断整合各类服务联盟,成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
1月1日,市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由三明公共图书馆(家·阅读)服务联盟和市图书馆联手举办的“红动三明·全城吃蛋”活动,得到了六月惠友茶馆等多家单位鼎力支持。参与迎新活动的读者,不仅品尝到了黑茶蛋、大田红糟蛋等独特的家乡味道,还在蛋壳彩绘艺术交流表演中,领略“蛋”的民间故事和乡土文化。
以“家”为立足点,以“阅读”为发力点,三明公共图书馆(家·阅读)服务联盟把学习、交友、互助融为一体,仅去年就举办各类活动300多场,被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评为“2014年全民阅读年会”一等奖。
(家·阅读)服务联盟只是众多文化服务联盟的一员。目前,我市有33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超过万名文化志愿者加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
为了发挥老干、教育、体育等成员单位优势,我市依托“服务联盟”,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艺术扶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开展“公共文化大礼包”派送等活动,灿烂了一方书香天地。
创新无止境,探索不停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正在开启新的征程。
(三明日报)
【编辑:李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