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进一步推广村干专职化 村干“兼职”变“专职”

05.07.2015  13:27

   (记者 郑振忠 叶陈芬 通讯员 吴庆堂) “我只是一直想着把专职村干这个工作做好,却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村民的认同。”7月3日,年仅27岁的龙岩姑娘曾林凤接受记者采访时,腼腆的笑容里带着些许的自豪。上个月,她刚刚在福安市溪尾镇坎下村换届选举大会上,以超过90%的票数当选为新一任的村民主任。

  村干专职化,是福安市为进一步整合村务工作资源和力量,进行村干部管理的新模式。“过去,村干大多是‘走读生’,他们有自己另外的工作,通常上级领导下乡或村里有重要的事才回来,村民想找他们做点事都比较困难。”福安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此,2014年由福安市委组织部牵头,在溪尾镇开展村干专职化试点工作,主要按照“整合资源、专职聘任、精简高效、定岗定酬、奖惩激励”的思路,对村务工作人员队伍进行全面整合。

  作为一名刚嫁到坎下村没多久的外乡人,曾林凤去年考上专职村干后,工作上所碰到的困难要比其他本地人多:不会说方言,她的丈夫就在旁边当翻译;不熟悉村情况,就跑遍所有的自然村,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并送上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便民卡,还为上了年纪的几位留守老人设置手机快捷键,让老人有事随时联系自己。

  一年多过去,曾林凤在溪尾镇29名专职村干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众多村民的认可。

  坎下村村民缪贵团尽管不会说普通话,但对这位外地姑娘赞赏有加:20多岁的姑娘这么懂事,真的很不容易。缪贵团的丈夫汤惠忠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到村里开证明,村干部甚至不识字。如今这些村干年轻化,大多都受过高等教育,脑子灵活,为村民办理各种琐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溪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选聘专职村干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干部“能上能下”。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除原村主干外,共有9名专职村干进入村“两委”队伍。而对表现不佳,群众满意率较低的,也进行批评、警告、免职等处分。目前,已有5名专职村干被免职。

  村干专职化为解决村一级“无人办事”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福安市总结出了村干部岗位专职化、报酬工薪化、管理规范化、成长持续化的“四化”模式,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日前,该市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干专职化的实施意见》,确定在18个乡镇(街道)、79个村开展村干专职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