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 助力奔小康

17.09.2020  19:14

  以“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为主题的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14日拉开帷幕。记者从活动开幕式上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达到61.56%。

  开幕式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乌鲁木齐、和田三个城市同步举行。(9月14日 《新华社》)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区域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否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发展、共同进步,语言相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广普及全民通用、全社会通行的语言文字,对于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增进各民族情感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相互沟通、携手共进,促进国民个人成长进步,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今天更是如此。

  推动各民族命运与共携手共进。推广普及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为抓手,千方百计消除语言障碍、打破地域区隔畅通信息传播,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少数民族聚居贫困地区相继挪穷窝、摘穷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富有成效的“推普”行动功不可没,也是人民至上理念和国家民族政策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促进各民族情感文化同频共振。语言相通便于情感交流、增进友谊,文字相通易于思想交融、增进理解,语言文字相通有助于文化互鉴、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谋求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书同文、语同音”是各民族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推普”行动密切区域联系、促进社会交往、实现和谐共处,契合各民族群众的共同需求,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长期以来的实践也雄辩地证明,“推普”有效破除了语言障碍和交流羁绊,进一步加深了民族感情、繁荣了民族文化,有力助推了同心同德、友爱互助、携手共进的民族大团结局面。

  实现各民族互联互通共享共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日益广泛、频繁,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是日趋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走出家门就业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的实施向纵深推进,结出累累硕果,深入持久的“推普”行动,给学习交流、融入融合提供了便利、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动能,推动实现机遇共享、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破除发展不平衡短板,有力确保了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少、一个人都不落下。增进“推普”共识,加大“推普”力度,学好普通话、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望进一步汇聚各民族人民携手同心共筑小康梦的智慧和力量,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泉州市文明办 闻闽)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