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控烟令因何而来如何落实? 听听立法者怎么说

13.06.2015  13:37

  福州新闻网6月13日(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福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公共场所控烟进行立法,是我市控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为什么要立这部法?如何执行好这部法?百姓对控烟有多期待?记者昨日采访了各有关方面人士。

   立法者:控烟立法利于巩固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5月底批准这部法规时,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柯有民作的立法说明。柯有民说,早在1996年市政府就出台了规章,禁止市区公共场所吸烟。但是由于该规章出台的时间较早,无法适应新的控烟形势,已于2007年废止。“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既符合即将在我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青运会的理念,也符合当前国际国内控烟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也具有重要意义。”柯有民说。

  参与了立法全过程的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我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54个城市颁布了控烟规定,其中由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约占10.4%。我市此次立法吸收借鉴了深圳、广州、天津、青岛等地相关立法经验,同时将法规草案全文在《福州日报》公布,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市人大代表盖文玲昨日欣喜地应邀出席法规颁布新闻发布会。早在前两年的市人代会上,她就与其他多名代表联名提交议案,要求为我市公共场所控烟立法。之后,她又参与了法规草案的起草和调研。有记者问道:“相比前段时间出台的北京市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福州的貌似没有北京管得严,为什么不直接定得严厉一点?”盖文玲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城市禁烟场所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但实践中法规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的立法是从福州实际出发,将公共场所分为禁止吸烟和限制吸烟两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执法者:确保形成执法合力

   营造全民控烟氛围

  副市长陈晔代表市政府出席发布会。她表示,市政府将认真抓好法规的贯彻落实,推动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要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加强宣传,营造全民控烟氛围;加强执法检查,确保法规落实到位。

  记者了解到,法规中对各级政府如何加强控烟工作有很明确的规定。首先要保证有钱办事,规定市、县(市)区政府应将控制吸烟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其次要保证有人办事,10多个相关部门按法规规定,在各自领域开展控烟的监督执法,若公共场所分属两个以上部门管理的,政府将确定一个部门来监督执法,监督执法职责调整将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在发现问题时有地方投诉举报。法规还明确,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控制吸烟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作为这部法规的主要执法部门,市卫计委也作了表态。市卫计委主任郑道新说,接下来,他们将结合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加强公共场所控烟普法宣传,提高法规的知晓率和公众支持率。同时还将依据法规要求,从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监督执法等方面着手,抓好贯彻落实。

   公众:希望法规落实到位

   期待禁烟区不断扩大

  昨日上午,本报官方微博一公布《福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即将实施的消息,就引来网友热烈讨论。大部分网友对法规表示出了极大的期待,一些外地的网友还表达了羡慕之意,希望他们所在城市也能对此进行立法。

  也有一些网友对法规能否实施到位表示质疑。“室内公共办公场所、会议室等12类场所将全面禁烟,在禁烟区内吸烟将被处以最低20元、最高500元罚款。听起来很美好,可是真的有人吸烟,会有人去处理去罚款吗?”网友“火之舞”也表示,20元的罚款太少了,应该罚重一点才有威慑力。对此,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法规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有了法规,执法部门才有执法依据。控烟执法确实有难度,但是将罚款写入法规至少表明了一个态度,一个导向,相信有了这部法规,福州的公共场所控烟形势会有明显好转。”

  记者还了解到,今后市政府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增设禁止吸烟的场所,这已写入法规。另外,省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制定《福建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议案,《福建省爱国卫生条例》中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有关规定可望进一步细化。也就是说,公众呼吁的“让禁烟场所范围来得更大些”的期待有望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