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板凳课堂”多多益善

16.07.2021  19:53

  每到周五,湖北省当阳市玉阳街道金塔村就格外热闹,伴着盛夏傍晚的微风,村民们摇着扇子、带着小板凳来到了村里的空场上,一场“板凳课堂”即将开始。(7月13日人民日报) 

  最近,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各地活跃乡间党员驿站、农家小院的“板凳课堂”,在传达政策、传授技术、传播文明实践中派上大用场,不失为值得推广的群众思政好形式。

  “板凳课堂”连天线接地气。不设主席台,没有话筒音响,十几张或数十张板凳,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理论宣讲,谈惠民政策,学实用技术,聊村居发展……这样的“板凳课堂”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讲的又都是些通俗易懂的明白话、大实话,群众不仅听得进、记得住,而且参与度广、互动性强,特别是身边的“百姓名嘴”“草根名人”现身说法,让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传得下来,基层百姓的意见和诉求传得上去,有助于促进党群、干群交流沟通,切实发挥“政策讲堂”“议事平台”的功能。

  “板凳课堂”议实事贴民心。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讲更要靠做,坚持讲理论、讲道理与解难事、办难事相结合,让大家在具体民生实事的讨论、实施与推进成效中更好地提高政治觉悟和认知水平,领会党和政府方针为民惠民利民政策,理解和支持基层党政部门的具体决策部署。“板凳课堂”亲民为民,广泛听取民声民意、汇聚民智民力,更能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也更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打动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群策群力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

  “板凳课堂”聚共识强合力。人心齐泰山移。开展群众工作、推进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乡风文明,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离不开思想引领和道德滋养。化解纠纷、解决矛盾,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等,都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常性、常态化、富有烟火气的“板凳课堂”,是群众家门口的“议事堂”,推动群众议、群众解,群众参与、群众监督,有助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有利于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有效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惠安文明网 闻闽)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