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科企探索“+互联网”模式全新“行业创业平台”
福建新闻网厦门2月25日电 (记者 杨伏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云涌之际,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方兴正艾之时,厦门一家致力于新材料领域发展与研究的科技型企业,以产业+互联网思维,在内地率先探索创建一个将整个行业整合一体、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资源共享的“行业创业平台”,逐渐引起业界关注。
25日,记者来到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内的这家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发展与研究的科技型企业——金旸(厦门)实业有限公司走访,一探究竟被业界誉为“金旸模式”的这一全新商业模式。
该公司董事长杨清金向记者表示,这一模式最具社会公允价值之处在于颠覆了产业发展模式,重组企业价值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同时,也带来诸如土地、能源等生产资源的巨大节约,推动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先导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内有3000亿的市场份额,全世界大概有2万亿的市场规模。《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将新材料产业列为该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先进高分子材料制品、“专、精、特”化工材料等工业关键基础材料,成为该市确定重点发展的“工业四基”之一。
杨清金介绍说,目前中国内地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下游需求大,替代国外产品空间大,新兴产业及消费升级发展拉动高分子新材料行业发展,行业制造资源通用性较强,专业水平提升,行业存在较大的整合空间;但同时,该行业也存在诸如企业普通规模小且分散,行业集中度低,行业人才流动性高,技术优势积累不足,企业整体运营成本高等许多痛点。行业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发展难以突破瓶颈,亟待转型升级。
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进互联网+战略和供给侧改革,启发了金旸的发展探索与创新思路: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互联网。
长年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摸爬滚打,使得金旸公司深谙这一行业痛点和特点,掌握了行业创业群体;同时,高分子材料行业深具“产品定制化、生产标准化”特点,一方面可视客户不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不同种类、不同特性的产品又都可以用同样的一套制造设备加以生产。“这就好比大厨炒菜,虽然做出的菜可以千差万别,但炒菜的锅却是一样的。”杨清金说。
正是基于上述两大因素,借助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金旸公司顺势而为,开创出一个全新的“行业创业平台”。
杨清金称,这一平台采用了“创业体”+“服务体”的特殊组织形式,其内涵是“一核心双驱动”,也就是以创业合伙制为核心,创业加速器+产品孵化器两大功能为驱动器,前者可共创事业,共享成果,后者是创业资源的入口与共享载体,这使得它与一度风行于世的“园区经济”模式和“众创空间”模式迥然有别。
在他看来,当今的开发区、工业园都是地方政府靠优惠政策打造的平台,企业往往都是奔政策而去,而政府除了能提供便宜土地和税收返还以外,并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资源;而“众创空间”这类平台,主要是服务于创业者或小微企业,它为企业提供的资源比开发区多一些,比如提供办公空间甚至像咖啡厅、食堂这样的交流空间,也为企业提供财务、人事代理这些后勤服务,但这一模式也存在资源供给不足、难以获得有效的技术、信息、金融等共享资源和服务专业不足配套、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产业链或产业生态的支持等缺憾。
金旸模式,则是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资源共享,包括:统一采购、统一生产制造、研发支持、物流运输支持、营销支持、品牌推广、资金等经营需要的资源,创业者来到这个平台,只需专注于市场拓展、产品开发,其余全部由平台一站式解决。这势必极大提升创业成功率和效率。
这一行业创新平台,是杨清金及其核心团队,继成功创办两家上市公司之后,于2014年再次倾力打造的新事业。他披露说,平台将分筹建期、拓展期和成长期三个阶段逐步推动,今明两年为平台的拓展期,自2017年开始进入成长期,在厦门成功打造金旸平台后,将以此为起点,逐步扩展到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以及台湾,进而布局全球,将平台拓展至德国及美国等高分子新材料行业发展繁荣的国家。(完)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