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福州老字号”系列报道(六)

16.08.2014  15:10

   系列报道

   福州亨得利 “复活” 悬念:商标权之争“烽烟再起

   福州亨得利称“两亨协会”授权 享有福州区独家使用权

   老师傅直指“亨得利”仅是招牌 老员工才是老字号的魂

   老福州忆“亨得利”繁华:最新潮流、时代标榜、人生符号

   福州百货向工商反映“亨得利”问题 不排除起诉

  福州新闻网8月14日讯(记者 王礼林)本网连日报道“亨得利”的保护和发展充满悬念之后,引发网友和业内人士对百年老字号保护和发展的思考,百年老字号如何保护,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焕发出新貌?这些都值得探讨。

  就此问题,本网采访了行政主管部门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市商贸服务业局副局长陈燕敦就福州市老字号发展发表看法。

   福州新闻网: 作为主管部门,如何看待“亨得利”的商标权之争?

   陈燕敦: 市商贸服务业局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提倡和保护老字号,不希望谁去侵权使用。

  如果别的店经营范围和“亨得利”不一样,别人叫什么名字,无权干涉。至于福州的各种名字类似“亨得利”的企业,是否涉嫌侵权,应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福州新闻网: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原亨得老师傅都下岗后流失民间,会不会影响人才问题?

   陈燕敦: 作为国企的福州百货公司,解除同亨得利老员工的劳务关系,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无从去评价。

  关于人才问题,这个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定。 就拿钟表维修,不是没了“亨得利”就没人修了。现在手表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复杂,价格也越来越昂贵。许多老师傅维修技术,未必会跟得上时代步伐,消费者也未必会放心把动辄几万、几十万的手表交由他们修。

   福州新闻网: 市商贸服务业局如何看待老手艺失传的问题?

   陈燕敦: 目前中国许多的老手艺都濒临失传,许多老字号都濒临消失,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担心了没用。

  更何况“亨得利”这个牌子目前都还没注册下来,就已濒临被淘汰边缘。目前像钟表维修、爆米花、手工木桶制作等手艺,已经失去活力。社会是否需要,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福州新闻网: 如何看待像“亨得利”这种百年老字号的发展问题?

   陈燕敦: 总结起来就是“谁来救?”、“怎么救?”、“救助有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能否生存,需要靠自身的发展,不是任何政府部门能决定的。老式钟表维修行业很可能不适应社会需要被边缘、被淘汰,这个我们需要考虑,而不是简单的政府部门保护不保护的问题。”

  当然,市商业局肯定希望手下企业,尤其是百年老店都有好的发展。

   福州新闻网: 为保护老字号发展,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陈燕敦: 首先,政府一直在鼓励,根据商务部现有相关规定,对好的、传承时间长的、参与百年老字号评定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其次,国家也在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手艺传承人进行评定、扶持、补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再次,主要还是靠百年老字号自身,适应新时代需要,进行学习、创新、升级,增强自身竞争力。

【责任编辑:刘必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