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候公交有“文明范”才会有形

14.03.2017  17:33

  昨日,在厦门梧村车站公交52路站牌旁,一条长约20米的“一字长蛇队”格外引人注目——这条队伍并没有专人维持秩序,均是市民自发排队,已持续了近一个月。市交通运输局、公交集团介绍,该市每个月11日的“公交排队礼让日”活动已初见成效。(3月12日《厦门日报》)

  事实上,在全国各城市公交候车点都难免会出现这种情景:乘客较多,由于缺乏管理,上车秩序较为混乱。管理较为规范一点的候车点,就会出现许多戴着红袖章维持秩序的义务队伍,还有手持小喇叭向市民喊话的志愿者。

  种种情景,相信有过挤公交的市民都不陌生。毕竟,城市发展,人口众多,同时上下班的点儿,候公交车出行的自然会挤成堆。如何让公交有序出行,如何让候车队伍井然有序,这不仅考验着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智慧,更体现出城市整体文明创建的水平。

  厦门市确定每月11日为“公交排队礼日”,来引导通过部门和国企引导、公众参与,再次树立了厦门公交出行的又一文明品牌,毫无疑问此举是成功的,也为厦门市在全国城市面前打造出了排队候公车的“文明范儿”。

  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排队等候的情况,医院就诊要排队,银行办事要排队,看戏入门要排队,乘飞机、做火车和公交汽车也要排队。排队候车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是保证乘车秩序的基本条件,是文明乘车迈出的第一步。应该看到,排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行为秩序,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城市的文明导向。

  简单的一个排队候车不是仅靠市民单方面的素质所能决定的。比如,当公交车扎堆进站,旅客众多,无法像BRT一样有专门的候车门时,当公交站台设施、管理机制达不到一车一排队时,当文明乘车、排队候车还未形成市民共识时,都可能成为制约着市民自觉排队候车意识的形成。

  而通过政府和企业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公交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在对客流的分析基础上,在市民相对集中候车较多的公交站台推行“一客一位”的上车方式,让文明乘车、排队候车成为这个点上市民乘车的文明共识,从而达到引发全市市民对排队候车、文明出行的共鸣。

  说到底,排队候公车,看似小细节的小问题,实则反映出一个人、一个城市或整个社会的公平意识、秩序观念、价值认同和文明程度。考验着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的管理智慧,文明化建设的能力水平,也离不开市民对于文明候车、有序乘车才是最方便、顺心、快捷乘车方式的共识。(泉州市委文明办 谢晓刚)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