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捞到养殖我省黄螺产量达500吨

30.10.2015  00:09

 

  黄螺是福建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野生黄螺市场价每公斤300元至400元,春节前最高卖到每公斤五六百元,而人工饲养的小黄螺每公斤只要200元左右。”长乐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池宝兴介绍,为保护黄螺野生资源,长乐正在积极地推广黄螺人工养殖,同时带动渔民实现从捕转养的产业转型。

  在长乐市漳港镇漳港村的正源水产黄螺育苗基地里,建有一个个40平方米的养殖池,池底铺了一层细沙,偌大的池里却看不到几个黄螺。“它们都躲在沙子底下,只要扔几条蓝圆鲹进去,黄螺闻到鱼腥味就会从沙里钻出来。”养殖户肖飞拿了几条小杂鱼往水中一投,原先池底平整的沙子冒出了一个个约5厘米大小的黄螺,迅速朝就近的杂鱼方向滑动,开始美美地享用大餐。

  “这些大个的黄螺是从附近海域捕捞上来作为亲本使用的,眼下正是黄螺繁育季节,它们产的卵袋将提供给镇里其他养殖户作为苗本使用。”肖飞说,多年前,野生黄螺资源十分丰富,渔民们驾船到海里,将小杂鱼放入笼子中,投入海底,不多久,野生黄螺便会聚集到笼子里。由于黄螺味美价高,导致过度捕捞,野生资源少了很多,现在一笼还捕不到几个。目前,基地内使用天然海水进行循环,喂的是海鱼和螃蟹,养殖条件接近自然环境。

  漳港村养殖户老陈原先靠出海捕鱼为生,近几年效益越来越差,前年他投资新建了5亩黄螺养殖池。他告诉记者,黄螺育苗有一定技术,刚出卵的黄螺苗不能吃杂鱼和螃蟹,需喂养硅藻、绿藻等藻类,好在有基地和当地水产站提供技术支持,他去年养的一批黄螺已达两三厘米,可以上市销售,收入可达20多万元。

  福州黄螺,学名泥东风螺,主要分布于闽江口和连江一带。肉质厚实,口感爽滑,在福州话“”通“”音,因其有旺发之意,深受消费者喜爱。近日,福州黄螺入选福建十大渔业品牌。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捞,黄螺资源日渐枯竭,但人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产量已达500吨,养殖区域集中在长乐和连江沿海一带。截至目前,长乐市已投入300多万元扶持水产企业研究黄螺育苗、工厂化养殖技术,缓解野生资源压力。

  “这两年,长乐市政府出资300多万元扶持育苗企业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建设黄螺育苗基地50亩,为50多家养殖户提供幼苗和卵袋。”池宝兴说,在省市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长乐养殖户已经掌握了黄螺从苗本到成品的养殖技术。只要控制好池内海水的水质和温度,黄螺存活率可达90%以上。

  池宝兴介绍,目前养殖黄螺喂养的是海鱼和螃蟹,成本很高,技术部门正在研发黄螺饲料,有望降低饲养成本。待相关技术成熟后,可实现全封闭式工厂化养殖,无需天然海水注入,就可实现海水循环利用,已有水产企业进行了试点。

  目前,长乐市黄螺人工养殖规模300多亩,年产黄螺300多吨,产值5000多万元,并带动越来越多的渔民从捕转养,实现了黄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