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的“焦桐” 闪亮的“标杆”

24.08.2021  01:20

  79岁的兰考农民魏善民有一个保持了50年的习惯,每天一大早,他都要驮着扫帚、簸箕,到离家一公里外的一棵树下扫叶、浇水、施肥。这是1963年焦裕亲手种下的一株小树苗,如今已长成5米多粗、26米多高的参天大树。附近的泡桐树更新了三四代,它仍傲然挺立。这棵树,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它为“焦桐”。(8月18日新华网)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1962年冬,焦裕禄临危受命,带领兰考人民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总结出了整治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在兰考工作的475天,用生命树起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铸造出熠熠生辉、穿越时空的伟大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在3个月的时间里跑了120多个大队,行程5000余里,掌握了整治“三害”的第一手资料;焦裕禄长期患有肝病,剧痛难忍时,他用钢笔、茶缸盖、鸡毛掸子顶着肝部,日子久了,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焦裕禄始终艰苦朴素,他生前用过的棉被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到最穷的人家吃派饭了解百姓实情,让女儿去又苦又累的酱菜园干活……每个在“焦桐”下休憩的人,都能讲出一段焦裕禄的故事。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焦裕禄始终心中装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从他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是公仆情怀、什么是求实作风、什么是奋斗精神,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道德情操。兰考大地上蓬勃旺长的“焦桐”,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生动写照,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最好见证,更是挺立在中华大地闪亮的精神标杆。

  焦裕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扎根乡镇50年的“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一腔热血洒高原”的改革先锋孔繁森,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群体……在焦裕禄精神感召、引领下,一棵棵、一簇簇“焦桐”向阳生活,一代代、一批批焦裕禄好党员、好公仆不断涌现,接续谱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新华章。(泉州文明网 闻闽)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