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行善”应激跃起更大的美德效应

23.05.2019  19:46

  5月21日,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中心体育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盘坐在体育场跑道旁边,注视着正在进行足球训练的孩子们,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黑色的背包。“给孩子们买点啥这件事情我已经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今天我终于把钱攒够了,就想着给这些孩子们买点水喝、买个面包,现在的孩子们也很辛苦。这不,一大早,我就来到了体育场,想亲手把钱给孩子们。”原来,黑色的背包里装着老人省吃俭用、捡拾废品,几个月积攒下来的1000元钱。“爱心老人”名叫李明花,今年81岁。(5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从善如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友善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之一。看到耄耋老人步履蹒跚的行善身影,笔者第一时间就想到用这两个词来点赞她。虽然1000元“巨款”,老人拾荒要有一段时间,要省吃俭用几个月,但是这样的捐款只是这位“爱心老人”多年来众多捐款中的一次。几十年来,她揣着节俭和拾荒所得的积蓄,一路行善,为中华民族的善美增加了新内涵。

  积德行善、从善如流是公民向上的美好因子,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人能几十年行走在行善的路上,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是却目标专一地走下来,是令人敬佩的。李明花老人自从50岁从西宁来到格尔木后,就开始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经常给受灾的群众捐款捐物。探寻她的友善密码,来自于老人对于周围有困难人的关注和帮助,来自于由此及彼的大爱情怀,是这些力量驱动,才使得老人三十年如一日在行善路上不停息。哪怕老人的养老金不多,经常要捡拾废品、贩卖手工鞋垫等贴补家用。但是,这些都没有终止他行善的脚步。这样的行动又怎么不让人泪目?

  或许这个老人还称不上伟大的人,但是她却能用平凡的行动将善良诠释得感动人、激励人。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当我们身边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大家都能向李奶奶那样,及时伸出援手,经过众手相援,就能够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渡过难关。这何尝不是善带给我们“令人钦佩”、“可敬可爱”的文明元素?

  以吾所能,给尔所需。正是坚守着这一素朴的做人道理,几十年来,李明花老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每天出门捡废品,废旧硬纸板、塑料瓶等都是她的“目标”,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老人依然将能帮到有困难的人当成最大的心愿。用平凡而有伟大的举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善良美德的时代光华。

  “拾荒行善”应激跃起更大的美德效应。善是做人的本色,行善是高尚的行为,更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假如我们都能像李明花老人一样,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对我们的恩泽和厚爱,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晋安区文明办 胡安安)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