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创者:崛起的闽商新一代
不少60、70后的闽商在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的时候,总是从走街串巷开始,从摆地摊开始,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烙印——在改革开放刚刚为中国人打开创业门路的时代,做“个体户”、开小商铺、经销代理是60、70后的闽商们改变人生轨迹最主要的途径。
而当时代的车轮将80、90后的新一代闽商推到前台时,他们讲述的人生故事,就离不开淘宝、网站、微信、Apps……
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为千千万万普通青年创造了通过鼠标、键盘改变人生的机会。
在中国,“70后”可以说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互联网也的确改变了他们中不少人的命运。然而,很有意思的是,今天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执牛耳的大集 团掌权人却多数是60后——从1964年出生的马云和张朝阳,到1968年出生的李彦宏。在人们通常所说的“BAT三巨头”(百度、阿里、腾讯)中,只有 腾讯的掌舵人马化腾是70后。
当然,这些年,中国的互联网界,也的确涌现出了不少70后,向60后的“前辈”们“叫板”,这当中,有1970年出生的周鸿祎,1971年出生的丁磊,1973年出生的陈天桥,以及1974年出生的刘强东。
不过,比照这些60、70后的共性就可发现,他们多数的创业年龄都在25-30岁之间,有了三年五年的工作经验,并且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契机,并且做出了开创性的思考——用今天的网络热词来说,叫做“颠覆性创新”。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回到80、90后身上,却看到,尽管他们是沉浸在互联网中成长乃至出生的一代,他们在这个领域,真要说“颠覆性创新”,还未见到。
2012年,《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在与美国版的比较中,《福布斯》发现,中美30岁以下创业者的区别,恰如 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分别位于微笑曲线上的两个端点,一个在研发,一个在市场。美国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技术创新或者产品、服务创新入手,寻找打破行业 固有格局的着力点;中国的年轻创业者更擅长从应用着手,寻找传统产业在网络平台的新应用,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将传统产业迅速转换为更适应网络市场的运 营模式。
而在行业分布上,美国的年轻人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广阔领域中发挥着他们的创意,中国年轻创业者则多集中在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等领域。
另一份数据也显示,纳斯达克和国内创业板的创始人绝大多数都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
我们可以说,为了创业,80、90后也是“蛮拼的”,但是在“创”方面,略显不足。
回到“闽商”这个群体,当“爱拼会赢”已经成为这个群体的符号时,人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群体的长处更多体现在传统行业,更多体现在市场而非研发。这些年,“创新”、“转型”已经成为关心闽商的人一再发出的呼声,也是不少人对于正在崛起的闽商新一代的期待。
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迎来或者正在迎来自己的30岁的创业者们,会在“拼”与“创”的结合上面,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吗?
【故事】
拼创者侧写:两位80后的创业路径
时势造英雄,在互联网孕育的创业大浪潮下,“80后”、“90后”拼创者们,正顺势而为,书写传奇,成为迅速崛起的闽商新一代。
文•本刊记者•李琳珊
2015年6月8日,“点击网络”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当天,公司市值高达4.5亿,5天后涨至5.8亿元,公司掌舵人蔡立文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作为中航城里想家o2o社区创业大赛的创业导师蔡立文(前排左四)与参赛选手合影。
人们对这位横空杀出的“程咬金”深感好奇,不断计算着他连日上涨的身价,不少人发短信祝贺他身家超过4亿元。而这位80后漳州小伙笑称这是“纸上富贵”,和同事吃完庆祝蛋糕后,依旧加班至深夜。
伊光旭和他的团队“飞博共创”尽管鲜有人知,但是,提起拥有1422.5万粉丝新浪微博大号的“冷笑话精选”,就能让人窥见这个团队的能量。如果你有心,还可以看一看李开复微信“站点”末端那行小字“飞博inside”,以及他们策划的刘若英的微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互联网领域起家的年轻人,却在9月8日闽商青年领袖峰会现场提醒和他有着一样抱负的年轻人:不要中“创业”和“互联网”的毒。
这就是80后的新一代闽商,他们的创业故事的开篇或许不像前辈们那样富有拼搏色彩,但却多了几分创意;而他们对自己的创业故事的思考,也和前辈们不同。
“不安分”的心
1981年出生的蔡立文,从小就有颗“不安分”的心。
小学6年级,蔡立文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时,便对这个神奇而神秘的“玩意儿”着了迷。中考后,为了能立刻拥有一台电脑,他做出了一个让身为罐头厂下岗职工的父母心痛不已的决定:放弃重点高中,去漳州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计算机。
而此时,互联网在大众眼中尚且神秘。马云骑着自行车四处推销“中国黄页”,磨破嘴皮子也没几个人听得懂;刘强东在中关村租用的小柜台前代理销售光磁产品,遭遇女友不理解。
职校第三年,即将毕业的蔡立文凭借软件开发技术,获得上海某公司8000元月薪的工作。那是1999年,在大学生月薪普遍几百元的情况下,这是件不可想象的事。
一年后,蔡立文回到漳州,凭着过硬的技术接下许多代写程序的订单。这时,他决定自费去厦大读本科,学习计算机知识。开学两个月后他却选择了退学,“我发现学不到东西,只是为了一张文凭”。
刚刚跨入千禧之年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编程技术人才奇缺,靠着专心在漳州老家接订单、代写程序,20岁出头的蔡立文收获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蔡立文在同龄人羡慕的眼光中开着豪车的时候,南平小伙子伊光旭远赴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求学。
在大学期间,同样“不安分”的伊光旭把学校的军属商店改为出租各类小说的书店——“书芳斋”,挖到第一桶金。
大四时,伊光旭的书店开成了连锁店,而他却念不下去书了,在即将拿到学位证书的时候,和蔡立文一样选择了退学,一门心思寻找创业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