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拟启动金饰“价费合一” 重归“一口价”

27.11.2014  12:52

市场上金价与手工费五花八门(资料图)

    市民购买金饰都要另外算上工费,原先被认为是价格透明,如今却成为行业价格欺诈的陷阱。昨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已制定了《黄金首饰价格行为公约》。公约一旦通过执行,省内上规模的珠宝店都将废除价费分离,重归“一口价”。

    金饰实行价费分离 标价低的未必真便宜

    2006年7月,福建黄金首饰价费分离正式启动,当时,福州、泉州等11家珠宝金行,成为首批自愿实行黄金价费分离办法的珠宝企业,此后,这一做法在业内逐渐普及。

    “此前,到商场的黄金专柜或金店购买金饰品,都是论克卖的标价方法。”业内表示,当时不论金饰的品牌、做工、销售成本等,则是按金店挂出的当日金价乘以金饰重量来计算实际价格。

    而实行价费分离后,黄金饰品价格改为“加工费和金价”两部分组成,如今商家标价一般都是工费另计,而工费收取也无标准可依。目前市场上珠宝品牌较多,而且各家执行的依据不同,按件收取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按克收取手工费也是千差万别,按定价方式不同,低则每克收10元,高则会达50元。

    “原先被认为是‘优质优价’的价费分离制度,如今却开始变味了。”业内人士回应称,经过多年市场运作,出现了一些金店为引诱顾客购买,明里压低金价,暗里抬高工费,误导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

    去年金价大跌后,各大商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进促销大战,其中不乏存在噱头成分。例如,黄金每克优惠100元,其实仅是首克优惠,又或者是明显低于同行的抄底价,背后却暗藏高工费。

    据福建宝协透露,去年初以来,省内一些县级市场,尤其是闽东地区经常出现部分金店对外报价低于别家,甚至低于黄金原料报价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金店报价表面上“便宜”,但加上其他费用后,买一件同样重量的首饰,往往比正常报价的金店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