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媒体之责 育品牌活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丹 王素琴
“绿”是一个美好的字,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更成为每个人追寻的梦。中国气象报社主办的“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采访活动正是在圆梦,紧跟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抓住生态环境与天气气候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新闻视角关注生态,从气象角度解读生态。
从2013年启动至今,中国气象报社已联合多家主流媒体及部门相关单位深入京津冀等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27次实地采访。未来,“绿镜头”这项活动应如何去同质化、去浅表化、去形式化,如何更持久、如何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精品,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担起媒体之责,值得深思。
部门+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绿镜头”孕育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时。而气象与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气象工作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气象部门和行业上。”活动主创人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曾涛说,“‘绿镜头’最初源于气象报社老总编曾令慧同志一个气象人关于生态的梦想。经过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依托行业资源、专家资源,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去记录、去观察、去思考,做社会性、可读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深度报道。”
同样作为骨干参与策划和采写工作的湖北省气象局的陆铭对此有同样的感悟:“我们要坚持初衷,把握好‘以新闻眼光关注生态,从气象视角解读生态’的定位,突出‘气象’二字,用好气象部门专家及气象相关院校学者等优势资源,掐准气象与生态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挖掘社会更为关注的话题,将其做实、做细,留下沉淀。”
在过去的3年中,活动走访了近百个气象局,采访了来自气象、林业、水利、环保、农业、旅游、农垦等部门及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领导及普通百姓等超过300人。
在新疆记者站记者潘继鹏看来,活动在关注与生态有明显关系的内容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开阔眼界,比如多关注气象与民生、气象与扶贫等热点话题,这些不但没有脱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而且更能凸显部门和行业的优势,更接地气,更利于打造气象新闻活动品牌。
策划+拓展,力求精品呈现
从2013年活动开展之初的以深度报道为主,拓展到2014年的全媒体展播,“绿镜头”在表现形式上有了较大的转变。除了常规的报纸整版特别报道、网站系列专题之外,2014年下半年“绿镜头”公众微信号推出并实现业务化运行;2015年5月,中国气象局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在贵阳联合举办了“绿镜头”走进贵州生态专题报告会;同年11月,“绿镜头”专题片在气象频道播出,12月初,特别制作的“绿镜头”活动集锦彩页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宣传品送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2016年1月,“绿镜头”系列图书之一将付梓出版。
“活动为全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增添了色彩,传递了绿色理念,形成了科普品牌,传播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宣传科普处处长李晔认为,“这得益于大家对目标的持之以恒,得益于科学、合理的活动策划,得益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前期策划对活动的有序开展十分重要,新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知易行难。选题的确定是策划能否成功的关键,而选题追求的核心就是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读者的共振、共鸣。3年实践中,因前期策划和案头储备不足而仓促上马致行程过紧、采访流于形式和浅表化等问题有时也困扰着我们。“活动确实产生了一批让人叫好的佳作,但仍存在‘百度式’和‘游记式’略显粗糙的稿件,这将直接导致活动新闻报道质量的不稳定。”曾涛说,“前期策划特别重要,要带着问题去采访,活动开展前必须做大量案头工作。”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袁长焕也认为,活动要做大、做强,需要从前期策划入手,做实、做透,深度挖掘,要见人、见物、见思想。
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葛小清提出,好作品的呈现,可能不止需要一次采访,必要时需考虑再访后续报道,“我们可以在数年后按照上次的路线重走,在此间发现和见证变化和变迁,进行更为深刻的今昔对比,开展挖掘性报道。”
目前,活动产生的产品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通过报纸、网站、电视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每次活动都会产出大量各种形态的产品。
气象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副主任胡育峰说:“如何进一步开发应用好这些产品,实现多元化增值值得思考。可考虑以图书出版的形式固化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气象工作为重点,以闻调查为形式,涵盖气象知识、环保知识和人文知识等。用画册的形式进行成果固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不宜以报道形式公开展示的内容,可通过内参、参阅件等形式向上级部门如中国气象局、相关政府等汇报,供决策者参阅。”陆铭建议。
团队+评估,确保活动出效益
一个好的团队是活动成功的有力保障。气象报社集全社及各记者站之力,联合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开展活动,邀请专家随行,每个团队由10人左右组成,工作内容包括整体协调、专家指导、文字采写、视频出镜、摄影、摄像和新媒体产品制作等。
江西记者站记者邓敏佳深深地为“绿镜头”团队在高强度的采访行程中展现出的职业素养和拼搏精神所触动,“大家都很拼,白天马不停蹄地采访赶路,晚上熬夜写稿发稿。基于团队的努力和显著的宣传成效,江西省委常委李炳军在有关报告上特别做出批示和赞赏。”
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影视和宣传中心主任张红平认为,团队的组建要有讲究,参加人员要提前明确,特别要尽早告知中央和地方媒体,以对接需求、做好分工。这样即便因特殊原因调整活动方案,团队成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提高记者站的参与度?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孔毅民和湖北省气象局李傲心中有着同样的期盼。他们认为,虽然每次活动中都有记者站的力量参与其中,但很多时候是承担协调工作,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策划、采写工作。报社应统筹考虑全国的记者、通讯员队伍,统一调配,为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更多人力支持。同时,他们建议以培训、会议或研讨等方式碰撞火花。
团队承担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形成效益评估报告,推动后续活动更加完善。“这需要我们对每一次活动的开展进行舆情分析,理性地判断得失。目前,活动已经开展了20余次,量的积累已不算少,下一步要想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在精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还要更深层次地总结经验。”多次参与活动组织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薛志华说。
“不断总结,不断评估,不断完善。比如是否可以因地制宜,按照选题的大小,采取不同的活动开展方式、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以呈现等。”陆铭补充道。
推广+合作,提升活动影响力
气象报社开展活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打造品牌,而是向全社会传递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唤起公众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多次参与“绿镜头”活动的合作媒体、中国科学报总编室主任潘希认为,“‘绿镜头’能坚持下来、沉下去很不容易,它在当今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很有现实意义;这是个好的机会,可以通过媒体的观察记录我们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坚实足印。”
目前,气象报社通过四种方式扩大“绿镜头”影响:一是树立品牌理念,如设计活动标识,制作队旗、队服,申请专用的微博、微信账号,有步骤、有节奏地推送给用户,给公众一种品牌活动一直在延续的信号;二是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发布活动情况;三是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确保在活动省份产生影响;四是与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科学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十多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联合开展活动,借助媒体的力量,广为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认知度。
然而,这些并不够。目前,活动的推广仍基本停留在报社自有媒体的层面,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参与力度并不够。就进一步发动更多的力量来推广活动,薛志华建议,组织省级气象部门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链接、转发,同时,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争取在相关政府网站链接活动专题页面。
云南省宾川县气象局局长杨银提出,可以推动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提升影响力。河北省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海青认为也可以通过项目带动、与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开展深度合作等方式,更好地开展活动。
一路走来,“绿镜头”已跨越了三个寒暑,深入到二十余省区县,它由最初两三人一支平面报道小组逐渐集结成长为有专家指导、多媒体参与、立体化产出的活动团队;它在气象报社多年深耕行业的基础上,与政府、与主流媒体协手合作,用笔、用镜头、用记者的观察与思考积极向世人展示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它试图唤起更多人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认知、责任与担当……我们期待“绿镜头”更好地走下去,就这样一路彰显媒体的力量,努力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