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车救人 抬起新的道德标高

01.06.2016  10:27

  5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发生在广州增城的“惊心”一幕,让全国各地观众感受到了来自广州的温暖与感动。一位八旬阿婆过马路时被卷入车底,危在旦夕。此时,一群素昧平生的路人没有袖手旁观,也不做冷漠的“拍客”,而是第一时间抬车救人!(5月23日,广州日报) 

  在5月24日当天,在四川泸州、浙江丽水、福建厦门三个地方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交通事故,但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事故发生后,周边的热心群众立即自发汇聚起来抬车救人,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面对每起交通事故的惨剧,我们不大愿意一一列举,但每当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热心人士出手相助时,我们又想去一一牢记。 

  曾经,“扶不扶”一度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和人们的良心。一部分人把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过多地用在讨论该不该扶、如何扶的同时,让原本有希望得到抢救的生命凋零,也把自己推向看客的一列。尽管后来北京、深圳等地有出台相关规定,想通过用法律“”起跌落的道德,但是过多的担心疑虑,还是让一些人面对跌倒的老人选择绕道而走。 

  当大家合力抬起肇事车时,抬出了伤者生的希望,也抬出了新的道德标高。他们在抬车时整齐喊出的“一、二、三”的口号,就象一股清风吹散了长久以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以实际行动告诉那些在“扶不扶”边缘犹豫彷徨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举手之劳本不应过多提及,因为在偌大中国类似的善举每天都在发生。但是,笔者认为,正能量只有通过宣传、善行只有通过放大,才能去影响、感染更多的人去认可、传递、践行,从而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古语“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出了在日常生活中,道德就象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在当今的文明社会,崇德向善更应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全社会的道德的力量就会汇聚成耀眼的光芒,照亮每个的内心和城市的角落,让社会处处有温暖和光明。 

  四起抬车救人事件的发生,不是个案,也绝非偶然,而是社会善行的回归和道德的回暖,也是人们对善行美德的呼唤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识的形成。你抬我抬,冷漠何来?你抬我抬,美德常在!就象歌词所唱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 洪春来)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