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

22.05.2014  18:58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事讯    

[历史沿革]

报恩寺,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罗平镇高丰村。始建于唐,随后历经圯废,元泰定四年(1327年)曾予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曾予大修。现该寺仅存大殿。1986年后,政府多次拨出专款进行抢救性维修,1991年该寺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报恩寺系唐时一王姓居士(佛教中的居士)为报母恩而建。另一种说法是,唐时一秀才赴京赶考,走到黑龙(今青神黑龙镇,与高丰村仅一河之隔)时突生急病,他便借住在当地一姓龙的员外家中,当时龙员外家里只有女儿和管家。龙员外的女儿精心照料秀才养病,并与秀才日久生情。秀才病好后便赶考去了,外出的龙员外回家后听说女儿与秀才的事,便认为女儿败坏了家风,逼近女儿自尽。秀才在京城考取功名后回到黑龙,本想迎娶龙家女儿,不想龙女已成黄土,悲痛万分的秀才便修建了报恩寺,以纪念和报答龙家女儿的恩情。

不管哪种说法,报恩寺的修建总与报恩有关。

[寺院胜景]

深山怀抱的建筑艺术宝库

报恩寺占地面积2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18平方米。傍晚看去,这座古寺颇似名人的画作:苍茫无涯的高原上挂着一个斜斜的落日,映照着一片褪色般的嫣红。



报恩寺全景

 

走进寺院山门,首先望见的,是数座跨度8米,桥宽2.6米的石拱桥,它们平行排列,与再熟悉不过的天安门金水桥一般无二,旁边,是两个高达7米、酷似华表的石经童。随后,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由东而西次弟升高、犹如三大殿翻版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又扑面而来。而在前后中三进院落里左右对称的大悲殿、化严殿、碑亭长廊、斜廊、僧房,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和颐和园、避暑山庄异曲同工。即使是一些细微之处,如山门前阶梯旁的龙雕、天王殿匾额四周边缘透雕的云龙纹饰,也在景山、圆明园里似曾相识。皇家建筑风格中“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设计思想,就在这个默默无闻、僻处一隅的平武县城寺院中,时隐时现。

大悲殿高达8米的千手观音,正身就是用一根巨大的楠木雕成。观音头戴宝冠、身披菁纱立于仰覆莲花座上,体态柔媚、高大匀称,脸庞则丰满秀雅、眉若新月、双目宁静含蓄、神态淳厚慈祥。观音一头四面,头顶重迭三个小头像,肩上的两只大手高举无量光佛,身后1004只手均刻有一圆睁的慧眼,并分别拿着日、月、净瓶、宝镜、宝印、数珠等佛门法器,且形态各异,有的象参破红尘,有的如沉思冥想,有的意欲点拨世事,有的似要指点迷津……

宋元建筑的“活标本

报恩寺是四川省内一座十分典型的元代建筑,而且在许多营造法上都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采用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架梁,明间施叉手扶脊,特别是大殿檐柱略有生起和侧脚,柱头卷杀为倒钟形,明间栏额断面近圆形,普柏枋较薄,其下缘砍杀为斜面,莲瓣覆盆式的柱基,蜀柱与梁接合处砍为雀嘴形,大殿明间使用减造柱,在明间正中用四根斜梁支撑上部扶椽,最上两根在脊下相交,然后斜向梁下部斜梁交于内额蜀柱之栌斗内,下面两根斜梁自该栌斗身下承托下平扶,终止于前后檐斗拱后部。前檐下施斗拱9朵,斗拱为二出挑,左右各施6朵,后照壁施斗拱3朵,明间用大叉手减柱,逗梁结构精巧,可谓匠心独到。粱上有题记,年号为“……泰定四年……”。

报恩寺是研究四川省内宋元代建筑艺术的极其珍贵、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具有十分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当今住持]

[交通通讯]

地址: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罗平镇高丰村

邮编:6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