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

22.05.2014  19:25

历史沿革 寺院胜景 当今住持 法务法事 交通通讯

[历史沿革]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始建于明万历末,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供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道教创始的化身广成子和春秋名士陆通牌位。1644-1661年,移赴重建。1703年重修,取“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1840年被焚,1851年重建前殿两廊,1857年增修中殿,1868年又扩建,使其成为一座具有四重院落、殿宁恢宏、布局典雅的大寺院。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维修,1986年重建了山门。1983年,报国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1993年新建钟楼、鼓楼、茶园、法物流通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报国寺则是峨眉山脚下的第一大寺。峨眉山以它雄、秀、奇、险、幽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旖旎的山光水色与宏伟典雅的佛教寺院融为一体,吸引着中外游人香客。


[寺院胜景]

报国寺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殿宇结构自然,雄浑大方,入山门,依次是弥勒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和藏经楼,殿堂倚山因势,一殿高出一殿,掩映在翠竹古楠之间。建筑为框架式结构,庭院式布局。殿堂两侧有僧寮客舍,周围环绕着吟翠楼、待月山房、花影亭、七香轩等庭院园林建筑,布局严谨。

报国寺山门是1986年按原貌重建的。六柱五列二进,飞檐翘角,三叠屋面,高12米。

第一殿为弥勒殿。内供一尊高2米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像。门上有联云:“看他皤腹欢颜原是菩萨化相;愿尔清心虑尘去睹金顶祥光”。弥勒殿后,彩绘泥塑的韦驮站像,高2.5米,金甲金冠,不怒而威。这两尊像都是近年新塑。

第二殿为大雄宝殿。中供释迥牟尼佛,金色庄严,两旁列十八罗汉。均高1.5米,为彩绘金身泥塑像。这些佛像都是保存下来的文物,具有唐宋造像遗风。大雄宝殿左面是新设的文物陈列室,陈列着历代名书画这的书画:赵孟兆页的条幅、徐悲鸿的花鸟、齐白石的芋头、张大千的墨禾、日本人松涛的山水,都独具风格。右面陈列室展出峨眉山附近如符溪、双福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铜矛、铜镞兵器等文物。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天井里,有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塔高6米,分14层。上铸有4762尊佛像和《华严经》全部经文。佛像、经文皆清晰可辩。这是四川省现存的最大铜塔,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殿为七佛殿。殿中并坐七佛,丈六全身,从左到右依次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释迦牟尼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和迦叶佛。七佛像系清朝光绪年问隆德法师所塑,均盘腿坐莲,造型庄严。近年重新装金彩饰,重新光彩夺目。七佛背面又有一组新塑的多组泥塑造像,整个塑像高4米,宽5.5米,有观音塑像、罗汉伏虎、蒲公采药、药师佛白玉坐莲像等等。神态各异,生动自然。

最后一殿为藏经楼。珍藏着许多文物。楼上堂中正壁上挂着元赵孟兆页书写的《王右军兰亭序》大条幅,玻璃橱里有郑板桥的山水画,徐悲鸿的《达摩祖师》和康有为的书法《赠龙华寺上人诗》等。

[当今住持]


永寿法师图片集

永寿法师,1963年生,四川省富顺县人。1982年出家。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四川峨眉山佛学院院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乐山市政协常委会委员、峨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峨眉山市报国寺住持。

[交通通讯]

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寺

邮编:6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