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杰在美国后人来福州纪念胜利 了解抗战史

30.08.2015  08:57

毛观岱祖孙在闽安炮台(右一为其在大陆堂妹)

  福州新闻网8月3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文/摄) 结束在福州抗日战地寻访的美国毛氏家族团,昨天已抵达西安,继续在陕西开展抗日战地寻访和凭吊抗日先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住得再远也要回来凭吊为抗战流血牺牲的先辈,到他们战斗过的地方走走,这是我带着儿孙一起来的原因。我要让他们以抗日祖先为荣。”带队的毛观岱先生说。

   抗日志士纪念墙

   刻着毛家11位亲人

  美国著名华裔企业家毛观岱,祖籍福州闽清县,生于上海,长于港台,求学于美国,曾外祖父是会办船政大臣魏瀚,祖父毛仲芳曾任海军上将。

  在本报与三山人文纪念园联合发起建设的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上刻着毛家11位亲人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毛家11人都在抗日前线与侵略者拼杀,他们中有海军、空军和陆军。其中,毛观岱的伯祖父毛钟才当时是海军中将,叔祖父毛镇才是海军少将、时任闽江口炮台总台长。毛观岱的叔叔毛龙,抗日战争时期加入美国空军,为中国空军训练优秀飞行员,还参与筹募资金支援祖国抗战。毛观岱奶奶的妹夫是海军少将陈景芗,陈景芗的儿子陈宗孟是海军布雷队布雷官,在湘阴布雷直至抗战胜利。毛家亲戚彭瀛,抗战时是中国海军第二舰队参谋长,抗战时表现十分英勇。彭瀛的四个儿子,三个是海军一个是空军,抗战时都坚持战斗在最前线。罗家另一位亲人罗序和,抗战时期是中国海军少将军需处长。

   “我把我所有孙子

   都带回来了!”

  毛观岱有3个儿子1个女儿4个孙子。他有着浓厚的中华情结,为四个儿女分别取名念祖、念宗、念源、念华。他说我要让他们走得再远也知道自己根在中华,肤色再变也要有一颗中国心。此前,毛观岱曾分别带着次子、三子和女儿来福州寻根和凭吊先人,还携子女出资修祖祠、祖墓。他说:“我这样做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对这片土地负有一份神圣的职责。

  他率领的这个家庭抗日战地寻访团共有9人,其他8人分别是长子毛念祖、大儿媳毛禹熙娟、次子毛念宗、二儿媳毛安娜。还有他分别取名为行道、行仁、行瀚、行福的四个孙子。“我将我所有孙子都带回来了!

  今年新年刚过,毛观岱就开始筹划此次活动,他说自己回国目的有三:一是让儿孙们认祖祠、祖墓、祖宅、族谱;二是让他们感受祖先因精忠报国持久被国人敬重;三是让他们继承毛家的光荣传统:精忠报国、恋乡恋祖。

   为抗日前辈上香

  福州是毛观岱祖籍地,自然成为毛家人寻访的第一站。26日至28日三天,毛观岱带着他的家庭抗日寻访团在福州寻访。来之前,毛观岱专门将家族前辈抗日部分事迹整理成英文,发给了两个儿子,提前让儿孙们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自己的前辈在抗战中血战侵略者。

  对于毛观岱的两位儿子、两位媳妇、四位孙子来说,此次回乡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上香。在闽清下祝乡杉村,在毛仲芳、毛钟才、毛镇才的遗像前,在毛氏族长的带领下,毛观岱带着儿孙净手、整衣,为三位抗日前辈上香、鞠躬。还到毛氏祖祠,为毛家列祖列宗上香行礼。

  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马尾和闽江口沿岸炮台,因为毛家的前辈曾在这里参加了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和1941年4月的福州保卫战。在祭祀马江海战和甲午海战烈士的昭宗祠,毛观岱带着儿子在烈士牌位前行礼,还前往墓地凭吊马江海战牺牲将士。

  在闽江沿岸炮台,记者发现毛家儿孙抚摸最多的就是大炮和炮台上的弹孔,还常做装炮弹和开炮的动作。

  在福州寻访之后,毛家抗日战地寻访团还要前往上海和西北、西南寻访。毛观岱说:“相信这次祖地行,会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知道毛家传统,这是我们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