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大好机遇践行“马上就办”

29.05.2015  22:41

  2015年是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之年。残联工作应主动融入大局,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围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科学谋划探索,力争做到扶残助残项目有新作为,保障残疾人民生有新举措,服务残疾人水平有新提升,制度建设有新进展,履职能力有新提高,谋求为残疾人带来更多福祉。

  抢抓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好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一定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一是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残助残工作的意见》出台的机遇,扎实做好贯彻落实;二是抓住福建福州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在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思路、勇于担当;三是抓住“作风建设年”及“基础管理提升年”的机遇,认真做好我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残疾人信息化工作及建立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四是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开展简政放权和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五是抓住“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谋划的机遇,提前谋划“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落实政策措施,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加快推进残疾人奔小康进程。广大残疾人工作者一定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坚持兜底保障与就业增收相结合,坚持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帮扶与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抓紧制定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扶残助残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和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文件,并逐步建立起以《残疾人保障法》为基础、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配套,以惠残政策措施为延伸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突出保民生、补短板、救急难、兜底线,加大惠民政策的研究与落实,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助残工程”项目实施,促进城乡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加强和改进对残疾人的服务,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适宜的康复、辅助、教育就业和护理等服务,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和融合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作者系中共福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郑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