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杉木人工林增汇减排经营技术”参加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低碳技术与产品展”受到好评

28.06.2016  23:12

近日,第二届中美气候峰会(亦称“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联合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有关倡议,推动中美在低碳城市发展领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我校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杨玉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发的“杉木人工林增汇减排经营技术”参加了峰会的“低碳技术与产品展”。期间,该技术受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致认为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储碳技术,在增强森林碳汇能力中拥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杉木人工林增汇减排经营技术”是杨玉盛教授团队在长期野外生态定位观测研究基础上研发,其原理是通过增加乔木层碳吸收量和减少土壤碳排放两个途径来实现林地的碳汇。增强乔木层碳吸收量主要通过优化立地条件选择、经营模式(形成复层林冠结构)、经营轮伐期等实现;而减少土壤碳排放主要通过降低林地干扰、增加林地地表覆盖、降低土壤温度等,实现土壤碳排放和碳流失的减少。该技术2008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2009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碳汇类技术,全国仅3项)。目前,该技术受到林业部门的高度关注,已在福建省闽西北的国有林场、采育场中广泛推广,显著提高了杉木林的生长量和碳吸存能力。

(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