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路径再发力砥砺前行谋发展
宁德新能源全景林熙摄
宁德网消息(颜凑 郑雨桐) 蕉城是一座美丽的海湾之城、蓝色之都。发展的生动实践印证:蕉城更是一座产业之城、创业之都,“六新大宁德”建设令蕉城八面来风,潜力迸发。
瀛洲仙境·洪口、洞天古镇·霍童、雁乐溪·赤溪、碧桂园·八都,八卦村·邑坂、绿友花卉·贵村……一个个“美丽乡村”就像霍童溪畔的珍珠链,让人们留住美丽乡愁。
近年来,处于“换档期”的蕉城经济,通过产业升级和城镇化激发增长动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十二五”末全面进入宁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奠定基础。
从我省对各市、县(区)财政收入增长考核来看,蕉城财政收入综合指数逐年提升,2013年位居全省第4位,2014年位居全省第2位;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蕉城区连续两年四次进入全省前10位,其中2014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位居全省第7位、第3位。
以“新常态”的新视角,审视蕉城区经济“成绩单”,我们惊喜地发现,在经济下行、需求下滑、全球经济普遍疲软的情形下,蕉城,一座临海新兴产业城却砥砺前行,稳中求进。在总体向好的运行态势背后,许多经济新亮点正通过转型升级“破茧而出”,呈现出蕉城区科学发展的积极变化。
“按照‘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的新要求,我们更要突出引进国家重点鼓励的环保节能、高成长型重大项目,并延伸配套发展相关联的下游产业链,做到抓好招商、做实项目、建优集群。”
三屿围垦全景图 池惟强 摄
“按照规划,今年新能源将新增投资20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15年将实现产值80亿元。到2018年,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创税1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届时新能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逐步形成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宁德新能源负责人告诉记者。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投产,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推动扶持下,这一战略性新兴企业为蕉城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动力。
面对与索尼、三洋、松下、三星、LG等世界知名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宁德新能源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等,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首先,建设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改善科技研发条件;其次,通过开发新型原材料、研制新设备,降低产品经营成本;其三,通过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按照‘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的新要求,我们更要突出引进国家重点鼓励的环保节能、高成长型重大项目,并延伸配套发展相关联的下游产业链,做到抓好招商、做实项目、建优集群。”蕉城区委书记王世雄表示。
近年来,蕉城区把发展放到宏观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和“六新大宁德”建设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理清发展之策,谋好转变之路,找准突破之举,着力提高对经济运行的把握调度和掌控能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困境逆势中保持了良好态势和赶超气势。
产业调优——扩大经济体量。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3.3∶45∶41.7,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限上商贸企业58家,初步形成园区化承载、集聚化发展、项目化推进、链条化延伸、科研化增效的现代产业格局。
精准发力——提升发展质量。积极推进“以宁屏线为主轴的霍童溪生态经济区”、“以漳湾临港工业区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飞鸾、三都为重点的三都澳海洋经济示范区”、“以宁古线为长廊的绿色高优农业区”和“以中心城市为半径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五大功能区”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多元,多点支撑、互为联动,竞相做强、成效叠加的鲜活格局。
品牌塑造——增添赶超份量。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企业走品牌之路,发挥中国驰名、省著名商标企业在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孵化优势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区域(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互促互动格局,打造专业品牌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012年至2014年,蕉城获得7枚“中国驰名商标”。
当前,蕉城区已开始步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产业城·先行区”规划深化了共识、凝聚了力量、集聚了项目、推动了发展。
据悉,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和漳湾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7200亩三屿围垦园区计划今年6月完成海堤合拢工程,7月完成二期1500亩填海造地施工招标工作,10月完成一期1324亩填海造地工程;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计划今年9月全面完成1524亩填海造地工程;飞鸾游艇产业园已完成一期670亩填海造地工程;以及宁德新能源二期、中聚天冠、联德冶金新材料、闽东中央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或部分竣工,有力支撑了蕉城区新一轮的稳步性、跳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