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18.12.2015  21:33

  2015年,福建省以列入国家医改综合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截至今年7月1日,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实行了以药品、耗材零差率为切入点的综合改革,实现了全省覆盖。

   整合职能 共同推进

  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由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直接领导推进医改工作,牵头组织医改重要事项的决策部署。省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承担起医改“操盘手”的职责。各市、县对应衔接,领导带头带动,形成重视医改、共同推进医改的良好态势。

  建立“三医联动”领导体制。省里将卫生计生、医保、药品流通等工作由一位省领导统一分管,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市、县(区)相应调整领导分工,由党委副书记或政府分管领导统一分管,加强了领导力量。同时,省、市、县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把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归拢,以加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统筹协调。

  健全医改工作机构。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内设体制改革处,负责组织推进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省发改委增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加挂省医改办牌子,作为省医改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全省医改工作。各市、县(区)参照省里模式执行。建立督查考评机制。

   公立医院改革“三步走

  继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之后,16份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改革顶层设计渐成体系,为深化医改提供了政策保障。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步走”。首先是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其次是抓好公立医院控费工作。明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三方责任,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三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按照医疗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偿“三合一”政策同步出台、同步实施要求,医疗价格调整通过精细测算,坚持价格调整“五个原则”(即全面调整、有升有降、先平移后理顺、“四个拉开”、“四个平衡”)。

  一是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面不低于整个医疗服务项目的50%。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应按规定纳入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省级及各地财政同步将补偿经费纳入预算,确保起步阶段运行平稳。

  二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四拉开”。即拉开不同地域(省、市、县)、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技术等级医生、不同技术和风险医疗项目的服务收费水平。

  三是,实现“四个平衡”。兼顾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财政补偿、医院收支、群众负担等4个方面的平衡,进行降低检查化验价格、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格、县级医院调整幅度较小、市属医院调整幅度稍大等差别化调整,基本达到“医院收入不降低、医保(新农合)可承受、财政可持续、群众负担有所减轻”的改革目标。

  同时,充分考虑到如尿毒症患者等特殊群体的负担问题,新价格政策平稳实施,改革总体平稳。同步建立补偿新机制,医院因药品、耗材零差率而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进行补偿。

   改革需要“三医联动

  基本医保制度改革“五统一”。福建省印发《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五统一”(参保登记,缴费标准,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待遇水平,结算办法)要求。目前,厦门、三明、莆田、龙岩、漳州等地已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一体化管理。其他地区有30个县(市、区)在政策、经办、管理等方面开展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整合。积极探索开展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床日)付费等复合式付费方式,目前已有46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医疗救助制度,集中医疗救助资金,做好民政、红十字会等单位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做到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进全省医疗保险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创新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最大限度地挤压药价水分。福建省出台《关于完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若干意见》,努力在目录遴选、分类采购等方面抓创新,并通过缩减药品采购目录、控制低价药品价格涨幅、重点控制销售金额大的药品、增加药品采购竞价、实施重点药品监控、按片区进行带量采购、开展采购统一结算账户试点等办法,最大限度地挤压药价水分。

  切断医务人员薪酬与药品耗材等利益关系,积极探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比如,三明市在已实行院长年薪制、医生(技师)年薪制的基础上,今年全面试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其中,基础年薪通过定性工分(职务、职称、工龄,占30%)兑现,绩效年薪通过工作量工分(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处方量、岗位工作量等,占70%)和奖惩工分(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考核兑现,彻底切断医务人员薪酬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的利益关系。

   29条措施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今年,福建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办医若干意见》29条措施。比如,通过一次性开办补助、床位运营补贴、人才培养补助、建立对口帮扶、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同时,积极开展闽台医疗产业对接交流活动。

  今年上半年,先后有福州严复纪念医院、厦门安宝医院等一批台湾合资合作医院相继在福建省落地;台湾地区医师来闽短期执业1282人次,已办理台湾医师申请来闽资格认定的有270人。截至目前,福建省正在筹建的社会资本举办医院有42家,床位数7286张。其中,今年新批准的有21家,新增床位5309张。

   基础夯实 推进分级诊疗

  进一步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全面推广长汀“一归口、三下放”经验,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的人事、业务、经费和干部任免等进行归口管理,并将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到乡镇卫生院,落实院长经营管理自主权,推动建立责、权、利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从机制上解决基层活力不足的问题。

  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比如,厦门市在岛内推行“院办院管”、岛外推进“区域性医联体”,既实行与分级诊疗绩效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又促使大医院“舍得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让基层“接得住”;通过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结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改善基层服务,实行差别化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通过利益导向,让患者“愿意去”。

  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在城市,积极探索以居民健康档案分类管理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签约服务模式,密切医生与签约居民的服务关系,并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设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在农村,乡村医生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和服务团队的支持下,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评估与咨询等服务。

  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支持30家县级医院项目建设,推动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县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推进县级二级临床专科和儿科、妇产科等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人才、技术、临床专科等核心能力。发挥市县级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建医联体,密切各级医院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

  发挥医疗卫生信息化支撑作用。以电子政务外网为载体,以居民健康卡为主索引,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省人口,为开发应用远程医学信息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多途径加快基层人才培养。福建省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实施办法》,为医学毕业生多样化选择、多途径成才提供了“直通车”;放宽基层职称评聘条件,吸引人才下沉基层;按照“市招、县管、乡用”的原则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继续实施为基本财力保障县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和为山区市定向培养乡镇卫生院本土化大专学历医学人才项目,在全省5所卫生中专学校开办中专层次“农村医学”专业,充实乡村医生队伍。

   打造“健康福建

  目前,医保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的人事薪酬制度、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等方面还存在深层次问题,还需要不断攻坚。

  下一步,福建省将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打造“健康福建”。

  制定好福建省“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和健康产业专项规划等。

  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动科学补偿机制建立;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付费方式,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推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进入实质性运作,逐步建立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试行院长聘用制、院长目标年薪制和三级医院总会计师聘任制,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组建医联体、完善对口帮扶机制,提高医疗资源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率;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新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支撑作用,推动远程医学信息支持系统建设,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重症监护等功能,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旅游、第三方健康服务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打造一批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健康信息服务、健康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健康高端服务集聚区。(作者为福建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朱淑芳、编辑 王朝君)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