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自贸区或框定 广东福建天津三地各有秉赋

21.11.2014  12:40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节点,国家推出第二批自贸区的消息不断传出。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19日在《福建日报》撰文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APEC会议上发布在广东、天津、福建三省(市)扩大自贸园区试点的决定,福建将全力以赴做好促批工作,争取设立自贸区园区早日获国务院批准。

    这一信息将有关第二批自贸区的名单圈定在广东、天津、福建这三大区域。

    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广东、天津、福建成为自贸园区或港区,有什么秉赋?承担什么功能?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第二批自贸区可能在名字中去掉“试验”两个字,在功能定位上将和上海自贸区有很大区别。“它们主要是发挥经济发展方面的功能,并不承担综合改革的功能。同时,这些地区在产业、税收等政策选择上可能比上海放得更开,更充分地简政放权,甚至存在"洼地"。”

    福建:最大特点是对台

    在自贸区题材上,福建是当之无愧的“黑马”。

    从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外汇管理试点操作细则》的出炉,位于福建东部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一直成为资本与媒体争相追逐的热点。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是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

    在备战自贸区上,福建早已开始布局。

    今年2月份举办的《2014年厦门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工作会议》上,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对外透露:目前在福建省工作会议上提出,厦门要跟福州、平潭共同申报“海西自贸区”。“海西自贸区”申报思路也由此首次被公之于众。

    筹备至今,福建自贸区的定位也日渐清晰,即以两岸经贸合作为核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前沿平台。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称,自贸园区是福建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新载体,福建应以自贸园区为新抓手,全面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探索新途径。

    18日,福州自贸区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表示,自贸区建设要找准定位,突出区域特色,要以两岸经贸合作为核心,发挥福州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对台投资、贸易、航空、金融、旅游、农业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分析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与上海自贸区相比,海峡西岸对台自由贸易园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台”。海西自贸区一旦申报成功,三地区强强联合还将有助于提升城市价值,厦门的经贸、人才、吸引力将进一步加大,也将带动厦门资金,物流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