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省级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启动建设
4月9日,我省第三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第二批幼儿教育研究基地园工作启动会在福州召开。据了解,我省于今年3月确定了142所福建省第三批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和8所第二批幼儿教育研究基地园。
启动会现场
颁发证书
培育省级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旨在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和改革经验,提高学科教学与研究能力,推动“求真向善和美、包容渐进生长”的“智慧课堂”的构建,全面提高我省教育教学质量。基地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基地学校的工作推进情况,将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估,两年后进行验收。
“我们原先的教研机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纵向的统筹不够,二是横向的合作不足。”省普教室主任郑云清表示,开展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一批基地校建立时,我们希望通过盘活各方资源,形成具有本校本土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第二批基地校的建立则是要在价值引领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各校各学科各具特色的教学优化策略;第三批基地校要在第二批的基础上,改变相对零散的状态,从学科层面总结出具有各学科特色的优化策略和模型。”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校长易增加作典型经验分享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基地校培育过程中,不少学校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基于中国智慧的闽派“智慧课堂”并初显成效。
作为我省中小学体育学科第二批教学研究基地,福州一中架构了体育微视频网站。“高一新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会收到《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微视频运动菜单。”福州一中体育教研组缪滢滢老师说,学校从2014年开始,便着手研究体育微视频的开发及应用,目前已经完成了篮球、排球、足球等近50个体育项目微视频,引导学生通过使用体育教学微视频,科学进行锻炼。
福州一中每学年都组织开展两次全校冬季长跑比赛
三明一中以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主线,构建了信息化网络多维度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了微课堂自主学习辅导平台和手机远程辅导平台,并链接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三明一中正高级教师聂国先表示,微课程的开发要注重形成系列,要克服零散微课的碎片化导致的知识不够系统化。“例如,为提升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效率,我校物理老师自主开发了高三一轮复习部分微课,另外,学校购买了一整套各学科微课作为补充。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环节设计,如导学任务单、知识点库、典例剖析、作业反馈、在线答疑等。”
“我认为,智慧课堂的建设更应聚焦于课堂本身,打造智慧的教与学。”厦门海沧延奎小学的数学老师易增加表示,学校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创建有意义的师生交流,培养学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和理性思维,促进了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对话。“基于有效的对话教学,我们建立了多维课堂量表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过去我们老师一堂课可能会问50个、80个甚至100个问题,孩子的思维会被老师不断地切碎,现在我们将那些细碎、缺乏思维含量的问题从老师们的教学语录中删除,一堂课就提出最核心的三个问题,让孩子真正的沉浸在自己的学习当中。”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语文老师赵舒妮参与的是《基于提升阅读素养的小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课题。她表示,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权利的真正尊重与真实赋予,转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风貌,让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原动力。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的“U字型”课堂
作为化学学科基地校,厦门金尚中学聚焦于整体备课,着力打造新型化学教研模式。整体备课是一种对教学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的备课策略。“它除了解决课时有限与目标多元的矛盾,还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教育,也就是包含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的教育,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教化功能。”金尚中学校长唐建生说道,“教师借助整体备课,不仅梳理了教学目标,还完整地规划了教学,而不仅仅将教学视野局限于一个课时的教材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参会人员分学科研讨交流基地校、基地园学科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