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敢下“真”功夫

14.03.2017  17:33

  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新华社3月8日讯)

  一些基层干部常抱怨:“年年扶贫年年贫”。一方面,基层扶贫工作确有难处,脱贫群众再次反贫的概率很高。另一方面,扶贫要下真功夫,挠痒痒式的扶贫不能扶真贫。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扶贫就像是“治病”,输血只是必要手段,造血才是最终目的。真扶贫,要避免简单地送钱、送物,滋生困难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扶贫攻坚,基层干部要练好基本功。战斗在扶贫一线的是基础干部,因此,基层干部扶贫素质的高低强弱,事关扶贫成败。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首先必须具备坚定的扶贫信念,要有责任担当,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其次,基层扶贫干部要有干劲和韧劲,要练就脱贫致富的真本领;扶贫,要内外兼顾,既要为贫困群众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又要着力打造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摆脱贫困》一书中,时任宁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弱鸟先飞”的脱贫理念。实践证明,弱鸟确实可以先飞,但先飞的前提是摆脱贫困思维,要树立脱贫志向。

  存在决定意识,但主观能动性也不容忽视。我们不否认客观环境因素,社会历史对人的影响,但人的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志在脱贫,就没有脱不了的贫。可见,扶贫首先要扶“”,要抹除根治于贫困群众内心的贫困思想。

  通过与一些基层扶贫干部的接触,笔者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艰巨。对于基层扶贫干部而言,扶贫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现实难题,是一个个鲜活的贫困群众。在现行经济环境下,村子里的“能人”都能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民众,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思想保守、懒惰,或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缺乏致富能力。尽管扶贫工作千难万难,却更要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挠痒式”的扶贫只能是越挠越痒,有失扶贫初衷。众所周知,扶贫不能止于授人以鱼,更要学会授人以渔,鼓励引导贫困群众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然而,想要扶真贫,各级地方政府还需要在扶贫政策上做更细致的研究,在扶贫队伍建设上下更大的力气,在扶贫思路上有更多创新。(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