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宁德模式":扶贫攻坚下基层 蹲点一线拔穷根

13.04.2016  11:19
  

  扶贫攻坚下基层 “蹲点”一线拔穷根

  ——精准扶贫“宁德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应该说我们当时下乡还是比较深入的。所以我现在特别注重我们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能够深入基层……” 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福鼎市赤溪村群众实现视频连线时对本报原总编辑王绍据说道。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万人。面对当时闽东地区落后面貌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他要求,各级干部要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三入寿宁县下党乡就是他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的生动体现。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四下基层”在宁德蔚然成风。

  上下一心拔穷根,集中力量开富路。如今,站在扶贫攻坚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继承和发扬“四下基层”的光荣传统,坚持“眼睛下看、工作下沉”,强化一线工作,以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责任在一线落实为引领,集聚合力,迸发活力,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立足于“

  万名干部到田间地头办公

  3月15日,在“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中,市委书记廖小军带着市直相关部门的同志,再次来到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驻村。

  “三天时间, 23个调研点、2场会议、1场劳动、走访慰问了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天一路走、一路看,晚上谈思路、议发展,行程不可谓不紧凑,也颇为辛苦,但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赤溪村下一步发展,我内心依然感到很欣慰。”在驻村札记中,廖小军这样写道。

  4月5日,市长隋军来到霞浦县沙江镇南屏村察看农业生产情况。在田间地头,隋军与南屏村种粮大户林品冬夫妇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去年的收入情况、今年的春耕备耕情况等,并鼓励他们要继续保持生产干劲,发挥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民致富增收树立榜样。同时,她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要立足当地实际,稳定粮播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种粮大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稳定我市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践行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一直是宁德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多年来,我市持续传承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拓展形成“四下基层、四解四促”一线工作机制。

  在“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中,市委书记廖小军、市长隋军率先垂范,分别挂钩福鼎市、福安市,多次深入福鼎赤溪村、寿宁下党乡、福安范坑乡等贫困乡村访贫问苦、解决难题。

  上行下效。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干部下沉扶贫一线,一支支“扶贫工作队”奔向了我市的贫困乡村开展扶贫攻坚。2012年,宁德更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无会周”制度,每月“无会周”期间,全市都有1.6万名干部驻村“三昼夜”。他们怀揣民情日志,与群众一起走山头、下田头、拿锄头,同吃、同住、同劳动,给群众送观念、送点子、送资金、送项目,使各项扶贫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先后分四批共选派近2000名党员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至2015年底,这些干部共筹集帮扶资金8.6亿元,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项目1520个,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此外,我市还全面落实挂钩帮扶制,市领导负责挂钩市级扶贫重点乡镇和民族乡,市直单位干部则包户帮扶贫困户。2015年,宁德市直147个单位1430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达1987户。

  着力于“

  脚踏实地破解“老大难”问题

  一线扶贫,扎根基层。这需要广大干部在“向下”的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必须要脚踏实地;不能只看好的,看“盆景”,必须要实打实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宁德,大学生回乡创业已形成一股热潮。据统计,目前,全市回乡创业毕业生已有1500余人,创业项目上千个,带动就业人数超万人。这喜人景象正是基层走访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所带来的变化。

  2013年,市委书记廖小军来到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驻村。在座谈会上,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林恩辉反映,我市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存在困难。这引起了廖小军的高度重视。不久之后,《宁德市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暂行办法》出台。这也成为了福建省第一份有具体措施的鼓励回乡大学生创业的文件。

  同样是在基层走访中,一些群众反映,在我市的部分农村,低保存在分配指标、轮流保、抽签保等不合理的方式。我市立即采取节约公用经费等方式,将节约下来的经费投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等惠民工程,使我市3.35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被纳入低保范围,低保标准也从2004年每人1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2300元。

  针对在一线扶贫中发现的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使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解决就医,基本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目前,我市“海云工程”已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全覆盖。

  立足于“”,着力于“”。我市各级干部在下沉一线的过程中,真抓实干,通过做好“蹲点手记”“民情日记”,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逐一建档立卡,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找准扶贫切入点。针对脱贫致富缺思路、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从市县乡村四个层面,逐级落实挂钩责任单位,“一对一”“手把手”地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征求到群众意见建议6.2万条,答复解决率超过85%,一大批长期困扰贫困乡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求效于“

  助推贫困地区踏上脱贫路

  柘荣县种植太子参历史久远,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该县90%以上农户种植太子参,太子参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太子参种植业成为了柘荣县及周边高海拔县市的农业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产业发展中,柘荣太子参却出现了种质退化明显、病害发生严重和部分农民乱滥用肥料、农药等问题,加之近年来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波动大等原因,太子参产量锐减、品质降低,群众难以增产增收。

  市委书记廖小军一直关心关注着太子参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他先后六次深入柘荣县太子参良种繁育基地实地调研,鼓励支持太子参科研推广工作,致力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市县两级进一步加大对太子参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2013年,太子参产业龙头企业——“西岸生物”的科研工作被列入省级或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化项目和医药项目;柘荣县也进一步出台政策,每年统筹200万元,用于太子参规范化种植推广、太子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研究、产业人才培养等,对相关科研工作进行大幅度奖励,并从人才引进、土地流转、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科研推广工作予以支持。

  通过多年的扶持培育,柘荣太子参产业焕发了活力,目前已基本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销售品牌化和加工产业化,并形成了从药品、饮料、家庭药膳,从片剂到胶囊、口服液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体系。2015年,柘荣县太子参种植面积2.3万亩,户均种植1.2亩以上,产量约3900吨,产值达3亿多元,产销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县太子参种植农民户均稳定收入1.5万多元。

  入基层助发展,下一线促脱贫,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曾经的“重点贫困村”——福安市溪尾镇坎下村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秀范例。

  2014年,坎下村被宁德市列为第四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由市长隋军挂点帮扶,并确定市政府办牵头挂钩单位共同扶持坎下村脱贫。挂点期间,隋军多次深入坎下村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帮助基层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她指导该村要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吸引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开发,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在她的帮助、指导下,该村大力引进山地农业项目,打造现代农业品牌。目前,全村共发展百香果种植135亩,由大学生曾林凤牵头的农家女合作社已初具规模,而宝宏林农场种植的蓝莓、樱桃等产品在福安乃至宁德都颇受欢迎。至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7655元跃升至10580元,村财收入也由2013年的1万元大幅增长至10万元。

  在精准扶贫中,一个个带着泥土气息的脱贫故事正在闽东大地上演,这些故事的背后,不仅是“输血”与“造血”的共融,更是我市开展一线扶贫所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我市在一线扶贫过程中,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在扶强做大传统的茶叶、食用菌、水产、果蔬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等能够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为解决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等难题,我市还着力创新工作机制,采取金融机构放贷、政府部门贴息的形式,每年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亿元以上;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每年培训贫困群众2万人以上。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贫困面大幅下降,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至如今的11.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至3.27%;2015年,全市农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余元,增幅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83个省、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15%,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为了帮扶最后一批贫困群众、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宁德将继续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坚持一线扶贫,脚踏实地做精做实扶贫工作,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雄心壮志和不等不靠、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力争全面奔小康。(记者 茹捷)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