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宁德模式":创新扶贫添活力 惠民利民增福祉

03.05.2016  12:58
  

  创新扶贫添活力 惠民利民增福祉

  ——精准扶贫“宁德模式”系列报道之四

  多年来,宁德干部群众充分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推进扶贫开发,创造性地开展了整村搬迁的造福工程、变“漫灌”为“滴灌”的精准信贷扶贫以及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的海云工程,抒写了令人欣喜的“宁德模式”——

  造福工程,20多年来累计搬迁33万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信贷扶贫,采取金融机构放贷、政府部门贴息的形式,每年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亿元以上,破解生产筹资难困局。

  海云工程,截至去年底,项目所涉及村卫生所形成并有效管理电子健康档案94.22万份,累计为17.25万人进行了66.07万次各类医学检查,农村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

  挪穷窝 破解生存发展难

  “小时候住在海上,特别是台风天,海浪翻滚,小船像一片落叶,特别无助。”福安市溪邳村村民江松彬,14岁时随父母上岸定居,成为村里较早一批大学生,后回村养殖海产,如今家里盖了三层小楼,年收入近10万元。

  “以船为家、海上漂泊”的连家船民,是闽东一个困难群体。他们常年踡缩在船上狭小空间,腿弯曲变形,被人称为“曲蹄”,受尽歧视。2013年,溪邳村最后一批船民上岸定居。至此,受益于造福工程的2.5万连家船民已全部实现上岸定居,海上漂泊终成闽东连家船民往事。

  造福工程是闽东在推进扶贫开发中率先全省创新实施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通过有计划、规模化搬迁,加快城镇人口集聚,改变群众生存发展环境。我市从1994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后来被群众称之为造福工程)。造福工程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提升,上世纪90年代,我市陆续完成了7000多人的茅草房改造和1.9万“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

  新世纪以来,我市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开始对边远偏僻、条件恶劣的村庄实施整村搬迁,把群众集中安置在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就业增收渠道多、生活环境好的中心村、集镇以及城郊结合部。实施造福工程20年,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特别是2008年以来,搬迁进度进一步加快,平均每年搬迁2万人,建成造福工程新村(新社区)600多个,近2500个边远偏僻自然村整村搬迁,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旧家”到宜居宜业的“新居”,改变了思想观念,增加了就业渠道,拓宽了致富路子,提高了生活质量,涌现出一批像福鼎市赤溪村、柏洋村,屏南县白玉村,周宁县樟岗村等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群众安居的美丽乡村。

  告别穷山恶水,福地安家兴业。从2002年开始,我市已经连续实施了4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有1200多个建制村通过这一措施实现脱贫,约占全市建制村总数的一半。据统计,前3轮整村推进扶贫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发展特色产业120多项,年实现农业产值120多亿元,扶贫开发重点村的群众年人均收入从低于当地水平的40%以上到逐渐与当地水平拉平或略有超过。一个个僻壤穷村由此脱胎换骨,尽显生机活力。

  搭平台 破解生产筹资难

  50岁的郑贵生一家7口人,其中三人是长年卧床的病人,靠每年种4亩蔬菜,家庭年收入仅1万元,入不敷出。听从村支书的建议,他加入了“信托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去年8月,他按协议把5万元小额贷款入股村里的白水洋兰花基地,企业向他支付每年24%的分红。扣除利息,再加上县里2500元的贷款贴息,今年他可获得超过1万元的分红。目前,郑贵生所在的贵溪村已建档的26户贫困户中,有16户加入了这种扶贫模式。

  如何让有劳力的家庭发展得更好,让没有劳力的家庭也有机会挣钱呢?屏南县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能造血、见实效、可持续的金融扶贫之路。屏南县财政将每年预算安排精准扶贫专项资金4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000万元,争取信贷资金5000万元,整合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加大帮扶投入,以确保2018年实现2975户、1.038万人稳定脱贫。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变扶贫资金“漫灌”为“滴灌”,解决扶贫资源“到村到户到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难题得到真正解决。强化政策倾斜和龙头带动,确保70%以上强农惠农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村倾斜支持;在整村推进扶贫中,对有劳力、有项目的贫困户,从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中切出一块给予生产成本补贴。同时,通过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安排资金、项目、贴息等手段,扶持一批能够为贫困户提供生产原料、供货渠道和技术支持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创新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机制,采取金融机构放贷、政府部门贴息的形式,每年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亿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信贷扶贫机制创新,在福安、霞浦、屏南三县(市)开展创新试点。其中,福安、霞浦两县(市)从2002年开始,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农户自立小额信贷”项目,采取“小额放贷、五户联保、分期还贷”的操作模式,每年为贫困户发放贷款1亿元以上,在全国131个项目县中排在前三位。屏南县从2007年开始,创立“小额信贷促进会”,采取政府筹措资金为群众担保,金融机构以扶贫部门推介的贫困户为发放贷款对象的模式,每年为群众发放贷款8000万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脱贫产业的发展,缓解了群众“贷款难”问题,且“不良贷款率”趋近于零。

  建网底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扶贫,关键是精准识贫,对症下药。在广大农村地区,因病、因残致贫已成为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拔掉因病致贫这一“贫根”,成为一道现实而紧迫的扶贫难题。

  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2011年8月,我市创新性引进中国科学院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为基层医疗所配备了数字化便携式多功能检查设备,把村医的诊疗工具从传统“老三样”升级成血常规、尿常规、电生理等基本健康检查的“新三样”。如今,这一项目实现了全市覆盖。

  “村卫生所没有开通‘海云工程’前,做个心电图就要到城关医院,来回一天的时间不算,检查费和车费等加起来要多花100多元,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检查治疗。”在蕉城区飞鸾镇飞鸾村,75岁的陈云水提起“海云工程”不禁竖起大拇指。

  “海云工程”的开展,为农村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医疗服务体验。现今,村里的医生通过低成本“海终端”设备,可以为村民提供血氧饱和度、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等14项检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常规检查,实现“小病不出村”。健康“云平台”还可将健康卡、身份证等身份识别与诊疗、诊断结果相结合,录入中心平台,实现医疗系统信息相互通联。当村民遇到重大疾病时,可通过“云平台”对接上级医院,免除挂号、基础诊疗等中间环节,直接转到相应的科室,实现“大病转诊快”。医院医生还可通过“云平台”调阅个人健康档案,有利于进一步诊疗。

  2011年以来,“海云工程”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式在全市进行推广覆盖。截至去年底,项目已实现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全覆盖,共计覆盖点1034个。“海云工程”所涉及村卫生所形成并有效管理电子健康档案94.22万份,累计为17.25万人进行了66.07万次各类医学检查。全市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由此迈上了新台阶,切实方便了百姓,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认可。

  为全面推进项目品质的提升,我市力争上半年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打造2至3个“海云工程”项目精品项目覆盖点。目前已在各县(市、区)选择条件较好的“海云工程”项目覆盖点,采取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乡村医生培训面,开展项目示范性路线建设。与此同时,我市还将搭建计生与“海云工程”数据一体化交互平台,形成全市卫生计生网络信息无缝对接。通过计生家庭健康数据化管理,创建计生家庭健康管理体系,将计生家庭人口纳入“海云工程”项目健康体检档案,实现计生家庭健康档案的活档管理,每年为农村独生子女户和计生二女户夫妇开展至少1次免费健康体检。(记者 陈薇)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