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传统戏剧,也应做好“加法”

03.02.2015  10:49

  厦门艺校2012年至今,每年只能招到不足40名传统戏曲表演学员,歌仔戏班甚至因为生源不足没法开班,还有的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后继无人,失传严重,也许再过几十年,大家将再也看不到传统戏曲。在即将召开的厦门“两会”上,民进界别将提交建议厦门为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戏曲艺术表演专业减免学费的提案。(2月2日《海西晨报》)

  培养一名戏曲人才周期长,一般须十几年“唱念做打”功夫,加上学成后待遇差,故而让孩子来学习的大多是城镇、农村家庭。在这种情况下,每年1人四五千元的学费,又让本陷于迥境的招生“雪上加霜”。如此之下,此番减免学费提案,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然而,扶持传统戏曲,若仅止步于此,未免眼界太窄,格局太小。因为即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充其量也只限于城镇、农村范围挖掘“金子”,而这种依托“减免学费”而带来的生源充足,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因素。要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让地方戏告别“一隅之地”走向“大雅之堂”,还需在“减法”之外多做“加法”。

  加大宣传,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陈旧观念。诚然,傀儡戏、莆仙戏、梨园戏、潮剧、南音等,这些古老剧种被称为南戏“活化石”,而一部福建戏曲发展史,是中国汉民族戏曲史的缩影。然而,综观当下各路传媒,在“乱花”迷眼,争“”斗“”里,何曾有地方戏的踪影?又何曾见过它们的灿然绽放?地方戏既“养在深闺少人知”,招生时“鲜有人问津,少有知音赏”,也就必然。在这方面,做为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尤其省、市级电视台),在策划节目、编辑栏目、组织活动时,可否给其一席之地,甚至另眼相看?

  融入现代元素,让古老剧种焕发新彩。在这方面,推崇全盘拿来,保持原汁原味,固然是一种不错方式,但这些剧种再古朴、自然,当对接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欣赏习惯、知识储备等方面时,难免“水土不服”,还需“入乡随俗”,还应放下“身段”。在相当程度上,结合这些老剧种的“手眼身法步”,给以恰如其分的“现代元素”嫁接,让其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得保护,其实是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保护。

  可以说,只有当人们对传统戏曲不再陌生,只有这些传统戏曲靠“吐故纳新”更具魅力,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才可能“近悦远来”,进而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焕发出新的风采。(张兰军)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