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环境执法新战术出奇制胜 生态环境部16次竖大拇指

31.05.2018  09:24
环境执法人员在克服执法困难(资料图)

  环境问题是社会的痛点,当好“清新福建”的神圣守护者,福建有哪些铁血做法?

  5月30日上午,福建省结合“六五”环境日在福州发布2017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福建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彧在回应人民网提问时透露,在刚召开的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为福建环境执法工作大力点赞,在表扬过程中16次竖起大拇指。这些成绩,与这几年福建省在执法机制、方式手段、战术战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密切相关,环境执法的“福建经验”体现了敢于亮剑,善于监管的执法常态。

环境执法现场(资料图)

   回马枪”等创新战术战法出奇制胜

  随着环境执法越来越严格,一些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也越来越隐蔽,比如偷设暗管等手段也是“深思熟虑”,还利用时间差和环境执法人员“打游击”。面对这些新挑战,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常常与企业斗智斗勇,各地执法队员在实践过程也开创多种战术战法。

  针对违法企业躲猫猫的情况,他们采取了“五个结合”的执法方式(即昼查与夜查、晴天查与雨天查、上班日查与节假日查、驻点督查与机动巡查、面上排查与重点突查相结合)。白天检查没有问题,就晚上来查。泉州晋江市执法人员在凌晨4点突击检查,查处一牲畜屠宰场偷排废水的违法行为。晴天检查不排污,就雨天来查,三明市执法人员克服台风天气的影响,冒着倾盆大雨赶赴现场,成功查处某纸业公司超标排放废水的违法行为。上班日检查没有偷排,就节假日来查,漳州南靖县执法人员在国庆假期连续执法,顶着暴雨,通宵奋战11个小时,成功查获某企业私设的偷排暗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些污染企业认为自己刚被查过,短期内不会再被查,结果被“杀回马枪”的创新战术拿下。在非上班时间,环境执法人员再次突查,污染企业现出原形。此外,执法人员还用“集中摸排”“顺滕摸瓜”等战术成功锁定违法行为。厦门集美区执法人员顶着烈日,连续打开16个雨水井盖,持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终于锁定私设隐秘暗管将废水偷排入风景湖的违法企业。漳州龙海市执法人员在某山地排查时闻到酸性气味,循味追踪,查处一家直排酸洗废水企业。泉州晋江市执法人员地毯式排查不放过细微疑点,查获一家隐藏在猪圈内、门内门外堆满猪饲料做伪装的“黑电镀”。还有一些企业躲到深山野地,以为没人会来。结果,龙岩武平县环境执法人员一天之内穿越闽粤赣三省交界近500里山路,在省际“三不管”地带连续端掉数个非法造纸、非法电子垃圾焚烧、非法熔铝窝点。

环境执法现场(资料图)

   环境执法铁军“不破楼兰终不归

  近年来,福建省的环境执法成绩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福建省环境污染行政处罚案件1.97万件、处罚金额5.9亿元,办理刑事移送案件656起。2017年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福建省有9个单位获评全国表现突出集体,10名执法人员获评全国表现突出个人,获评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强化龙头带动和用好技术手段,让执法事半功倍。他们常设9个省级执法督导组,通过驻点督查、机动巡查、重案协查、交叉执法等方式,全省一盘棋,全力打造严谨规范、敢拼会赢、高压监管的执法新常态。他们通过移动执法规范化、网格监管信息化和在线监控精细化,提升精准执法水平,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

  这些年的执法成效来之不易,战术战法的创新离不开环境执法铁军。他们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有着“不破楼兰终不归”的决心。执法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查获漳州一家企业利用涨退潮直接向九龙江偷排废水的案例。

  这家酸化油生产企业在位置上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三面临江,只有一条村道通向工厂,如果走正门很容易惊动厂方,较为可行的方案就是趁着夜间退潮时机,沿着滩涂靠近该厂,并且在企业排放废水时,第一时间采样。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的执法人员在查处这家企业时,在对岸整整蹲守了近半个月,摸清企业利用涨退潮和排污规律后,凌晨2点划船过江,在退潮后齐腰深的淤泥里沿着岸边趟了近800米,摸到厂方非法排放口,终于抓住企业违法排污的现行。

  不仅执法,许多环境监测和管理人员也付出艰辛的努力。比如说监测人员,为了采个样品,他们不仅要携带沉重的仪器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或者下到十多米深的河流深涧,还要连夜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通宵监测。

  “只要守纪律就能有底气,底气足就能严查敢干,敢查会拼就能取得好成绩。”郑彧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让人民满意、让群众放心。同时,也请大家继续关心、理解、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 (林长生)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