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通共享“堵”点,让停车资源“活”起来
福州市某小区,车辆占道停放。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州智慧停车系统,可实时显示停车余位。记者 游笑春 摄
低位视频停车设备,可记录车牌号和停车时间等信息并进行数据上传。记者 游笑春 摄
NB地磁设备,能够感应车位是否被占用。记者 游笑春 摄
城市车辆每年激增,停车问题让大多数车主十分头痛。记者 游庆辉 摄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实现自有车位与社会错峰共享。 记者 游笑春 摄
核心提示
停车难,一直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难点。除了努力扩大供给,缓解停车难的另一个重点方向,就是盘活存量停车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开放共享。
今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再次为缓解城市停车难提供指引。其中,推动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停车信息管理、推进停车资源共享等成为《意见》的重点内容。
多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福州、厦门、莆田、三明等地已成功搭建城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然而,被纳入智慧管理的车位数量增长缓慢,车位共享更是步履维艰。如何破局?本期关注带来记者的观察。
智慧调度,车位利用率大大提高
周强是福州某小区的一名保安,他的工作,是在地下车库巡逻,管理停车秩序。
在岗5年,周强几乎记得业主的每一辆车和车位号。他也大概能估算,哪些车位哪些时段会空置。正因为此,周强颇受小区业主欢迎。他们之中,有的是一位两车,有的常有亲友驾车来访,找不到停车位时,他们大多求助于周强。
看似平常,但周强工作背后的逻辑是,通过智慧调度,巧妙地共享停车资源。
5月底,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停车资源共享,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意见》不仅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还鼓励居住社区、写字楼、体育场馆等场所的车位错时向社会开放,探索通过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车位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当业主愿意共享车位,并将车位空闲时段等信息上传至平台时,意味着周强的人工调度将由计算机完成。
“实现小区车位共享,技术上早有解决方案。”福州城市泊车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石表示,“利用NB地磁,可实时探测泊位是否被占用;低位视频停车设备,则可以记录车牌和泊车时间。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联网,便能实现泊位在线智能管理。”
类似的系统,已经在我省许多地方投入使用。2020年,“福州城市大脑·智慧停车系统”上线,该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实时余位查询、车位预约、精确导航、自动计费、在线支付等功能,由福州城市泊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目前,系统已接入泊位近3.3万个,累计注册用户80多万名。
“以前靠人工管理难免有疏漏,有些道路公共车位被车主长期占用,车位利用、周转率低。现在,我们的日周转率基本保持在2.2以上。”焦石介绍。记者在福州智慧停车系统看到,当天16时左右,3.3万个泊位的占用率达84%,周转率为2.27。
在莆田,2020年,市政府将中心城区道路路面停车泊位的建设管理统一交给国投易泊公司,并建成云视频停车收费系统。国投易泊公司总经理郭建成介绍,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自动识别车牌、自动统计停车时长、自助缴费,并将城区内1万多个路面泊位和数十个公共停车场信息纳入其中,构建城区停车大数据体系。
龙岩市智慧停车平台及停车App“城发停车”,则由龙岩国城置地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其目标是将市区全部停车场所纳入平台,为居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避免停车位资源的浪费。
但这些智慧系统接入的泊位,大多属于道路公共停车位或公共停车场,数量只占城市泊位总数的很小一部分。如福州共有55万个普查车位,接入系统的仅3.3万个,占比不到6%。
巨大的泊车资源,还隐藏在住宅小区和商业写字楼中。
利益复杂,共享停车数据难实现
相对于道路公共停车资源,让小区和商业写字楼的停车资源通过共享方式盘活起来,目前存在一定难度。
“有业委会的小区,物业方的停车收入需要向业委会报备。还有一些老旧小区的停车收费,还在使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要做到车位共享有难度。”焦石说。
车主对共享车位的看法也不一致。邱先生在福州市仓山区某小区拥有私人车位。对于将车位共享,他有自己的顾虑。“如果把我的车位共享出来,有车停在我的位置上,等我回来时他还没开走怎么办?”邱先生说,“如果有多余车位,我更愿意签长期出租合同。”
对小区来说,未登记车辆进场计费,愿意共享车位的业主如何与物业瓜分这块“蛋糕”,考验着共享停车的商业模式。
对经营性停车场而言,智慧系统的接入是否能有效引流,产生增值效应,目前缺乏可供参考的成功先例。“高峰期都能停满,空闲时车来了也都有停放位置,用不用智慧系统,我感觉影响不大。”福州一家商业停车场的保安表示。
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让共享车位成了难啃的“骨头”。许多智慧停车系统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财力、人力有限,团队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城市公共道路泊位上,小区和写字楼共享停车还没能找到有效的突破口。
各方参与,探索高效共赢新格局
理清利益相关方的“千丝万缕”,不仅考验城市管理智慧,对意图布局共享停车的社会资本来说,同样是一道考题。
对此,《意见》提出,支持城市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出居民停车综合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街道、社区作用,完善业主委员会协调机制,兼顾业主和相关方利益,创新停车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意见》还明确,鼓励多元主体合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完善和更新停车数据信息,最大限度开放停车数据,促进停车信息共享。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等依法依规为公众提供停车信息引导等服务。
而在此之前,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停车设施,成为推进停车资源共享的突破口。《意见》同时提出,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对此,我省已有探索。
厦门港务大厦地处厦门湖里街道港航片区,周边存在多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原有的小区车位早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要。2019年,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推出了面向周边居民及游客的错峰共享停车服务,在周末与节假日对市民开放停车、在夜间(19:30—7:00)实行错峰停车,实现了集团自有车位与社会错峰共享。记者了解到,目前,港务大厦停车场平均每日为外部车辆提供停车服务超过1万次,有效缓解了港务大厦周边的停车压力。
今年4月实施的《三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也提出,鼓励专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业主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向社会错时开放。错时开放的专用停车场应当接入停车场信息管理系统,向社会实时公布停车场位置、泊位数量、使用状况和收费标准等信息。专用停车场经营、管理者应当为停车场错时开放提供便利。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专用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
“这是一个政府行为,更是一个市场行为,在技术已经实现突破的基础上,我们期待能够尽快突破市场瓶颈,加快停车设施提质增效,让停车资源利用更高效、更智能、更便捷。”焦石说。(记者 游笑春 实习生 肖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