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拟纳入统一电召平台 滴滴、快的一致反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话说滴滴、快的双双宣布停止对用户补贴之后,打车软件领域似乎已经风平浪静。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日,交通运输部一纸《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又将打车软件推上了风口浪尖。
从禁止司机在非空载时间接受电召信息,到不许使用打车软件在机场车站加塞儿,《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林林总总,但最引人争议的,却要数将建立统一电召服务平台。这份《征求意见稿》被外界看做是要“收编打车软件”,甚至有网友戏称,“补贴的几十亿白烧了”。
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的第一条提出要积极鼓励支持各类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方式创新发展,第四条却提出要建立统一电召服务平台运转,并且还要推送至统一车载终端。创新和统一,真的不矛盾吗?对此,“快的打车”营销副总裁李敏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疑惑。
李敏:从字面上来看,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矛盾,因为如果你让多种方式起来公平竞争,那统一平台就是相违背的。
那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蓝图,未来的软件打车得是啥样儿呢?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大概就是你手机上爱装几个软件都随便你,但司机那儿就一个类似车载导航一样的终端,这样一来,打车软件的大部分责任就只剩收集召车信息了。不知道是该说句“英雄所见略同”还是怎么的,滴滴打车对于这个统一平台,也表示了不同意见。
滴滴打车政府事务部总监赵思雯:手机对手机是我们这个手机电召快速发展的核心因素,到目前为止市场反应是很好的,统一车载终端这么一个远景规划其实有可能会扼杀技术创新。因为车载终端它毕竟是一个工业设备,其实司机用起来是不方便的,而且它的更新换代非常慢,很难达到手机对手机的服务质量。
而如果真的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的推送,整合各方信息是必要条件,打车软件们能够配合,将自己箱子底儿的电召数据拿出来与对手共享吗?
快的打车公关经理叶耘: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讲,数据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因为数据都是企业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来的,包括企业对用户的隐私也是有保护的责任的。所以即使要提交数据,也需要一个沟通的过程,哪些能够提交,哪些不能提交,都需要大家好好坐下来沟通。
看来这两家打车软件巨头对于《征求意见稿》真的都挺有意见的。毕竟这俩都是当事方,谁也不愿意没事儿被管一管。那专家们站在旁观的立场上,观点又是如何呢?
对于两家打车软件巨头一致反对的表态,电商行业观察员鲁振旺认为,可以理解。因为统一的电召服务平台和统一终端一旦实行,就意味着过去两家对司机资源的争夺成果,化为乌有。
鲁振旺:统一之后,他们在驾驶端的优势就完全没有了,大家都一样了。这对于大的,尤其是已经掌握了优势的打车软件而言,是不利的。白砸了这么多钱。
事实上,所谓整合电召信息统一派单的建议,也并非首次。以北京为例,去年就曾经进行过96106电召平台与打车软件共享资源的尝试。但由于当时96106采用的是GPS终端,司机并不能直接和乘客联系,且没有加价功能,因此短短几个月,首批试点的软件就遭遇全面沦陷。但鲁振旺表示,如果终端设备设计合理,统一平台还是有竞争力的。
鲁振旺: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应该来说这是个标准化的工作,只要会响、可以显示手机号,周围有多少车,在什么位置,设计研发难度并不大。对打车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原来你用滴滴、快的,覆盖的司机都是有限的,因为这个市场被切割了。现在装一个设备所有司机都用,那你找到司机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也表示,建立统一平台有利于遏制打车软件疯狂扩张引发的乱象,比如抢单不遵守交通规则,挑三拣四接了单又拒载,再比如黑车涂个漆就冒充正规军之类。
张柱庭:如果把握好干预度,不是设立新的许可,只是过滤这些问题,采用备案、编队的办法,我认为还是可行的
但怎么才算不过度干预呢?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表示,这对促进竞争,发挥市场作用,并没有好处。
张国华:嘀嘀快嘀,这种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打车软件,相当于是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让乘客和出租车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关系,而不需要通过第三方,而我们原来传统的包括电话叫车包括统一接警平台,都是需要通过第三方介入,从这种服务的效率来说,这种直接联系客服效率效益远超过通过第三方的效率,政府应该在这里面发挥好一个作为监管者,职业人的角色,政府想发挥好监督作用引导作用,而不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
看的出来,各方对这个《意见稿》的意见还真是不少。交通运输部表示,既然是征求意见阶段,各种声音可能都会有,反馈的信息也将会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被充分考虑。据了解,征求意见时间截至6月10号,如果您有看法,也可以通过登录交通运输部网站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记者刘祎辰 冯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