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扎实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21.08.2016  02:31

泉港区山腰街道钟厝畲族村,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总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有2225户共6345人,钟姓畲族人口5200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引导下,先后投资建设完成了村寨大门、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公园、畲族文化馆等。在创建畲族特色村寨过程中,泉港区以“畲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畲家风情为特色”为目标,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要求,积极指导该村把握发展机遇,发挥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促进经济、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宣传发动,组建机构。一是做好宣传发动。以创建畲族文化特色村寨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的积极性,把创建畲族文化特色村寨作为自己的事业,保证各个项目决策得到广泛支持并顺利实施;二是组织学习考察。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乡镇、畲族村参观考察,学习创建畲族文化特色村寨经验,增强工作信心;三是组建工作机构。成立钟厝畲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领导组和建设理事会,制定理事会工作制度,配备专门办公室,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以更好地使用特色村寨建设资金,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争取资金,巩固基础。一是争取帮扶资金。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市、区两级民宗、教育、交通等相关单位联合挂钩民族村,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援助、生产指导等多种手段进行帮扶,明确挂钩单位分管领导负责指导民族村建设,帮助民族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近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近900万元,用于特色村寨建设,解决了发展难题。二是巩固特色产业。依托地理优势,巩固盐业生产,同时大力发展滩涂养殖业,根据浅海滩涂养殖和盐田高水库海域养殖的特点,筛选养殖品种,主要养殖蛏、蚵、鱼、虾、花蛤等,促进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三是鼓励村民创业。实施现代家庭工业集聚区建设,利用厂房出租引进企业入村,鼓励村民创业等办法,提高村落集体经济收入。

三、制定规划,突出重点。一是整体规划突出旅游。以畲族文化特色村寨创建为目标,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对民族村寨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论证,制订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推进;以“畲族民居为主调、山水风光为基调、畲家风情为特色”的发展目标,加大投入,立足长远,着力建设集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村寨,并坚持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并行,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二是整治环境美化村庄。整治清理村道,完善排水设施,整治河道,修建河堤,安装石栏杆,使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对中心路段两侧及周边片区进行景观改造建设,美化房屋墙面,沿街种植草木,新安装路灯,进行绿化美化工程规划,效果明显。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民住房改扩建及危房改造拆迁工程,完成公路提级改造6公里,建设完成村寨迎宾大门,新建文化公园、湿地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安装健身器材,修建标准篮球场,铺设广场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培育文化,提升品位。一是建设畲族文化展馆。筹资建设畲族文化展馆,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分为“盐技农耕馆”、“民俗风情馆”、“服饰坊”和“文化墙”等部分,汇集畲族石磨器、服饰、陶瓷及海盐生产工具、农具等,全方位展现畲族历史内涵和文化氛围,着重突出畲族文化与海盐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二是发掘畲族文化元素。突出特色文化上墙,在民居的墙体上注入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通过改造、喷绘、“涂鸦”等形式,将反映畲民生产生活习俗的畲乡文化搬上墙,形成了一道畲乡风情浓郁的文化长廊。突出特色民居改造,对民居的大门、窗户、前廊、屋檐、屋顶等处进行修复、改造、装饰,协调融入畲族凤凰、彩带、龙角等特色文化元素。突出特色设施建设,建成一批与畲族民居相配套的具有畲族特色的公共设施。三是培育畲族文化艺术。依托民族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畲族文化交流研讨会,进一步组建畲族文化研究队伍,收集、整理、研究畲族特色曲目、服饰、舞蹈、山歌等传统文化;依托文化公园、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艺术节,通过畲族服装走秀、畲歌对唱、畲族竹竿舞表演等,动态展示畲族传统习俗,丰富畲族文化生活;依托畲族文化馆、文化墙、特色民居等,邀请文艺工作者开展文学、绘画、摄影创作,举办相关展览,进一步扩大影响,展现畲族风情,弘扬畲族文化;依托民族中学,促进畲族音乐、舞蹈、绘画进课堂,畲族服饰进校园,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弘扬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