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技艺齐聚618:小船模大文化 手表藏着大数据

19.06.2014  23:04

惟妙惟肖的泉港峰尾大福船模型

  福州新闻网6月19日讯 惟妙惟肖的福船模型,手腕上的智能新体验,霸气外露的“高大上”电梯.....走进第十二届“6·18”展馆,这些老技艺和新科技带给我们别样的体验。

  小船模承载大文化

  鼠桥、牛栏、虎口、兔厕、龙目、龙骨、水蛇、马面(舱面甲板)、羊角、猴头(滑轮)、鸡橱、狗齿、猪架子——这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港峰尾大福船船上不同部位的构造名称。

  当年,为了令水手能够在操作中迅速进入明确岗位,各司其职,福船的船上就以十二生肖的比喻来下达命令。于是,用十二生肖做暗记,标在船身不同位置的方式,为峰尾大福船所独有。如今,泉州泉港代代相传的福船制造技术在船模上得到再现,一艘艘原样缩小的船模再现了福船当年风。

  尽管船身只有数米,但从选料到做工都十分精细:高高竖起的桅杆,可以活动的船舵、船桨,船尾还有窗户、厨房以及厕所,各种器具、帆、锚一应俱全,惟妙惟肖。

  “制造船模,既能把古代造船技术保留下来,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泉州造船工艺。”参展商家负责人刘祖博告诉记者。仿古船模的制造与造船技艺相同,整艘船按照大船的比例缩放而成,每个细节都不能错过,很有讲究。打龙骨、定肋骨、铺底板,每个小部件都要手工精细打磨,到最后组装,至少有四五十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