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通知书”是大学生动的第一课

24.07.2017  11:20

  立德树人、学术底蕴和人文关怀,在一些人看来,这些事关一所大学的复杂命题,似乎可以被浓缩在一张张饱蘸师者挚爱的录取通知书里。没人能想到,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和青春洋溢的大学新生,会因传统书写代替现代工具的尝试关联起来。陕西师范大学连续十一载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引发社会关注。(光明网)

  大学录取通知书,无疑是这个夏天最让人翘首以盼的一件“礼物”。

  在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每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温暖的“手写板”。而今,几乎所有的录取通知书都成了冰冷的“印刷版”。因而,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教授不辞辛劳,连续十一载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显得尤为可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坚持手写通知书,绝非“多此一举”。陕西师大的老教授固然知道如果用打印机,半天时间足以印好4500份录取通知书。坚持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为的是传递更多文字以外的信息,让新生感受到一所大学应有的底蕴、魅力、关怀和谦逊。坚持手写通知书,既不是墨守成规,也不为标新立异。在老教授眼中,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份捷报,更是一份契约。手写,既是为了分享喜悦,更是为了表达庄重。

  手写通知书是一堂生动的“书法课”。俗语有云:“字如其人”。过去,读书人先练字而后习文,读书人书法功底都较为深厚。反观今日,不少学生字迹潦草,歪歪扭扭,书写毫无章法,极不用心。陕西师大老教授手写的录取通知书,尽管字数不多,却各有风骨,别具韵味。未闻其人,先见其字。如此看来,这份通知书也算得上是一堂生动的书法课。

  一撇一捺,狼毫笔下的录取通知书不只有温度,更有其深度和厚度。炎炎夏日,每张录取通知书背后都是老教授辛劳的汗水,是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在大学这片自由开阔的知识海洋,莘莘学子不仅能够饱览群书,还能够遇见学识渊博的人生导师。何其幸哉!

  当然,手写通知书不必邯郸学步。为了“手写”而手写的录取通知书并无意义。关爱学子,不必只在一张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应当致力于提升教学服务质量,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