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地制宜
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近期与读者见面。
该书紧密联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梳理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等10个问题,并作了通俗易懂的阐释,科学解读了相关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考虑,有助于人们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改革的一系列举措。
长期以来,户籍犹如横亘在城乡、地区居民之间的一块坚冰、一堵高墙,阻碍了人口的正常流动与迁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经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经验,相关部门形成并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年6月,《意见》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了路径和要求。
此轮改革将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移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口落户问题,同时兼顾其他常住人口,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人口的城镇落户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相一致。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因地制宜,要顺利完成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意愿。让群众自主选择,不搞指标分配,不搞层层加码。二是分类实施。各地根据本地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三是有序推进。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扎实推进。
摘自《改革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