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大队长戴建军:用生命和青春丈量禁毒的艰辛

11.02.2016  10:44

  □ 通讯员 张筱晨

  他言语干净实在,却似潜风细雨,润物无声;他没有惊天壮举,却总是少说多做,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就是长汀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戴建军。

  “2014年1月,在长汀县涉麻涉毒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戴建军踏上了禁毒岗位,他凭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忠诚,用青春和生命丈量着禁毒工作的艰辛,在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2月2日上午,采访中,长汀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公安局长石林垣这样评价戴建军。

   攻坚克难除毒枭

  刘某某,有长汀“毒老大”之称,编织错综复杂的制贩毒网络,枪毒交织,躲在汀州城,危害老百姓。

  为铲除毒瘤痼疾,净化社会治安环境,2013年年底,长汀县公安局对刘某某涉毒团伙立案侦查,戴建军受命主办此案,该案经上报被公安部列为“2014-523”目标案件。受命以来,戴建军废寝忘食、连续作战,排查、蹲守、布控,冒着生命危险秘密跟踪。在一次跟踪过程中,狡猾的毒贩有所察觉,举枪欲朝侦查民警射击,危急关头,戴建军迅速指挥战友们隐蔽。万幸的是,毒贩也许是害怕落网,枪并未打响就逃之夭夭。

  更令人头疼的是,刘某某制贩毒团伙反侦查能力极强,交易毒品的地点变幻莫测,付款方式五花八门,侦查取证困难重重。然而,这些都没能让戴建军退却,他迎难而上,“不破此案誓不休”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深知:此团伙不除,长汀治安没有宁日。为此,他耐心、细致地筛选、过滤海量的数据信息,寻找蛛丝马迹;寒冬酷暑、日晒雨淋,他坚守在侦查岗位上,经历了无数个不眠夜、忍受住常人无法想象的煎熬,终于在2014年11月30日捕捉到有利的收网时机,他与战友们并肩战斗、浴血奋战,将该制贩毒团伙一网打尽,缴获冰毒30余公斤。

   耐心细致搜证据

  案件侦破后,戴建军顾不上休息,迅速投入到审讯及取证工作中。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系累犯,反侦查能力很强,到案后拒不交代罪行,案件审讯一时难以取得突破。为此,戴建军认真思考案件细节,及时调整侦查思路,从侧面突破,让审讯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他又马不停蹄地展开后续的取证工作。因该案犯罪团伙成员众多,横跨多省,调查取证工作困难重重。隆冬腊月,他和同事们不远千里,冒着严寒,辗转辽宁丹东、江西石城等地,提审其余涉案犯罪嫌疑人;与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勘验现场;带队押解本县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辨认现场;对获取的书证进行收集,从刘某某到案刑事拘留至移送起诉,戴建军连续奋战数月,共整理该案材料6卷750余页,为将毒贩送上审判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0多天的心血和汗水,为了一起案件,还遭遇了巨大的危险,有人问他值不值。他毫不犹豫地说:“怎么不值?这么大一个制贩毒团伙,如果不打掉,还得祸害多少人啊!”是啊,若不是心中有着那份除毒安民的坚定信念,又怎能无所畏惧地在刀尖上行走?

   默默无闻勤耕耘

  单位同事说,戴建军是禁毒岗位上的一头老黄牛,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走进戴建军的办公场所,你会看到一袋又一袋垃圾,里面有烟头、塑料包装袋、废弃矿泉水瓶,甚至头发、剩饭菜等杂乱的东西,你还会看到一桶又一桶污浊、散发阵阵恶臭的制毒残液、残渣,路过的人纷纷掩鼻捂口。

  为了搜集固定证据,将毒贩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戴建军在这样的地方往往一呆就是几个小时。2014年至今,长汀县公安局侦破制麻制毒案件30余起,每一起制麻制毒案件,都是他到现场勘验、痕检,提取样品,固定证据,之后,还要组织人员将每起至少数吨的制毒残渣、残液搬运到毒品仓库妥善保管,那些残渣、残液可都是腐蚀性极强的东西,搬运工人往往不肯接活,碰上这种情况,戴建军二话不说,亲自上阵与协警一同搬运。他常说,“这些东西就是定时炸弹,早一天入库,就少一分危险,周边居民就多一分平安。”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的是一颗对百姓高度负责的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