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贫中的支教力量值得学习和推崇

09.09.2020  12:31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杨明已经和学校的安保人员一起在校园里巡逻。2009年,25岁支小伙杨明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开启他的支教生涯。农户家一间30平方米的屋子,杨明和另一位支教老师做饭、工作、睡觉都挤在这里。白天上课,晚上家访。支教的日子里,杨明常常在晚上批改完作业后,再打着手电筒到学生家去家访,村里许多羊肠小道上都留下了杨明的足迹。(9月8日中新网)

  脱贫攻坚的成绩中离不开支教老师的一份努力。10年来,习惯了学校-宿舍-学生家三点一线生活的杨明,即便在假期里,也从来没让自己闲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一名高校毕业生,本来在杭州有更好的前途,他却选择了在支教路上一走就是十多年,将大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为贵州当地的教育脱贫凝聚了力量。

  青春爱上大山,攻坚更有力量。是什么让他铁了心要留下来?是责任,也是发自心底的那份柔软。看到支教队员结束离开,孩子们含着泪水说出心底的不舍:“真想您一直教我们,初中、高中、大学……”孩子的眼泪击中了杨明心底最深处的柔软,也他下定决心参加特岗教师计划,继续在大山里教书!他在贵州支教一干就是十几年:哪里需要老师,就去哪里!用自己的努力为山区教育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在脱贫攻坚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知识爱上大山,大山才会飞出凤凰。杨明是我国支教大学生中的一个典范,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大山教育的还有很多。坚守在大山支教路上,生活艰苦可想而知,收入减少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没有后悔,相反还将自己有限的收入继续资助山区孩子。十余年来,杨明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近8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牵线结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提供帮扶物资累计100多万元,惠及观音洞镇15所学校。皮肤黑了,人更瘦了,头发白了,杨明却说这一切都值得。孩子们不仅有了走出大山的愿望,还有返回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今年毕业的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董登兰曾是杨明在瓦厂小学的学生,当年她发奋读书,走出大山。而现在她的目标则是以杨明为榜样,参加特岗教师考试,回到山村教育更多的学生。

  致敬,脱贫攻坚中的支教力量!支教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能留下来,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教育攻坚任重道远。依然需要有理想有热血有干劲讲奉献的支教老师,扛起这份社会责任,这些才能在山区孩子心中种下向上的种子,让其拔节、茁壮、开花,结出硕果。这些年,我们江苏支教队伍、支教老师一批批爱心接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用自己努力,为结对帮扶的学校送去教育攻坚的力量,为大山里的孩子们,为山区脱贫攻坚注入了支教情怀!

  让我们向千千万万个支教老师致敬!也希望更多人投身支教队伍,凝聚支教力量,山区教育的明天才更加充满希冀。(福州文明办 黎昌)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