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期间还是“不聚”为好
2月3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介绍,聚集性活动是导致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因素,聚集性疫情防控是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北京市共报告聚集性病例41起,涉及病例124人,占确诊病例50%以上。(2月4日《北京青年报》)
事实上,北京并非唯一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地方,广东、山东、安徽、海南等省份早先已通报各自的聚集性案例。从分析看,聚集性疫情主要是由家庭聚集、同事聚餐和出入公共场所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往往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对此,钟南山院士等医学专家反复提醒我们,疫情期间,要尽量少出门、不聚会,减少聚集性活动。
众所周知,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聚集性活动易造成疫情扩散,增加被感染的风险。只要病毒携带者一出门,其所到过的地方、所接触的人员,都有可能被感染。2月4日《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胡某1月17日在宁波市海曙区参加一次聚餐,其中有武汉人参与,1月19日乘坐大巴参加一次祈福活动,当天自感畏寒、发热,未及时就诊。截至2月2日24时,包括其丈夫、女儿,以及同车参加祈福人员和部分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已有25人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可见,“行走的传染源”大大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减少一次聚餐,就可以减少一次与感染者接触的机会;减少一次聚会,就可以降低一分“人传人”的危险。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在家好好待着,就是为防疫做贡献。”春节这几天,大家都能够按照要求,耐着性子宅在家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看到政府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治愈率、出院率正在上升,一些人便迫不及待想出去串串门、聚聚餐、跳跳舞,显然这是危险的举动。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也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
对每个人来说,能为这场战“疫”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从自身做起,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人际交往,防止疫情感染,不做病毒的受害者、传播者。所以,疫情期间,还是“不聚”为好。不聚餐、不聚会,不是人情淡薄,而是健康第一、生命至上。正如街头大喇叭宣传所说的,“过年不串门,出门戴口罩,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此时不聚餐、不聚会,正是为了早日换来所有人更好地相聚。(泉州文明办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