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戒网瘾机构乱象调查:资质乱、团队乱、手段乱

21.06.2014  08:10

河南19岁女孩玲玲近日在郑州一家培训学校戒网瘾,在被教官“加训”两个小时之后死亡,另一名14岁女孩也因加训受伤。此事再度引起人们对戒网瘾机构的高度关注,而诸如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在媒体报道的多例类似案件中,戒网瘾机构9成涉及体罚,导致多名学生死亡。为何屡屡发生惨案?哪些机构、哪些人员在从事网瘾治疗?政府部门如何监控此类机构?北青报记者通过对本市多家网瘾戒除机构调查发现,这一市场正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在没有任何资质标准审核的前提下,网瘾正在被“乱治”。

探访

军训、心理课、弟子规……

网瘾戒除方式五花八门

通州一个临近河北的村里,一群孩子正在一个略显破旧的院落里军训,打着基础拳法,喊声震天。院落的大门铁链紧锁,孩子们见外人进来后,全体鞠躬行礼,整齐大喊“叔叔好!阿姨好!”老师说这是他们的礼仪规矩。在集训院落的旁边,两个小门锁着孩子们的宿舍小院,进到宿舍小院里,宿舍门从外面被锁死,这也是这里的规矩,几乎每进一个门都要开一次锁,小院里装着摄像头,围墙上全是玻璃碴。进到宿舍里,十余张床上整齐码着军被,几乎没有多余的储存物,简单利落,老师说学生们进来时有个规矩,全封闭管理,不能带进任何一件电子产品。

立此规矩的是一家“北京启德励志教育咨询中心”,帮助有网瘾的问题孩子回归“正常”状态。老师介绍说,这些问题孩子多少都伴有同样的网瘾问题,而对他们戒除网瘾的帮助中,“军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式之一,这也意味着军事化管理不可缺少。

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治疗规程,记者走访了多家戒除网瘾机构,发现各家机构采用戒网瘾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军训之外,心理辅导或治疗是各家机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如国奥心理医院,就是由专门的心理医生针对病情做心理治疗。

除了军训和心理辅导两种基本手段之外,各家还有自己的特色培训内容,如国学课弟子规,还要分年级学数学、英语等科目。一家叫做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治疗网瘾机构,还推出了家长共同参与治疗,家长与学生共同“驻扎”基地,家长每天也安排“治疗”课程,包括团体心理课、家庭小组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