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港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15.05.2017  15:40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扶持航运业做强做大,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迅速。

   沿线国家友好港口合作成果丰硕。 2015年厦门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结为友好港。2016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厦门港与海口港,发挥各自航线、货源、区位等优势,签订友好协议,共同布局东南亚航线。厦门积极推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缝对接,开通“厦蓉欧”班列, 2015年8月16日开行以来至2016年底,“厦蓉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6班次,发行2185集装箱。2006年、2015年、2017年,福州港分别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州桑坦德港、马来西亚巴生港、马来西亚马六甲结为友好港口,有力推进了我省港口在“一带一路”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516亿元,比“十一五”和“十五”期间投资总和还多118亿元;重点推动港口整体连片开发,集中力量引导推进重点港区发展,着力推进以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新兴港区建设。新增港口生产性泊位7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1.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44万标箱,新增和改善航道里程350公里。建成了一批能够适应当前航运发展的专业化、现代化大型泊位,全省沿海港口具备停靠40万吨级散货船、30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集装箱船、15万吨级邮轮及2万吨级滚装船的能力。港口集疏运体系日益完善,重点港区配套建成了10~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湄洲湾北岸、江阴港区和可门作业区疏港铁路,全省疏港铁路达到7条;同时建成了可门、江阴、招银、斗尾和湄洲湾北岸等疏港高速公路,港口集疏运能力有效提升。

   沿线国家参与我省港口开发建设程度提高。 我省各级港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积极鼓励支持实力较强的外商以独资、合资或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开发建设和经营港口,促进港口投资经营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在我省建设经营外资码头的主要有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尼等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外资码头共46个泊位,其中香港22个、台湾13、新加坡7个、印尼4个。在建及拟建的码头项目共有20个,其中香港10个、台湾2、新加坡4个、印尼4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沿海港口腹地不断拓展。 我省港口管理部门积极拓展腹地,积极开展港口推介,加强与内陆中西部省份合作,加快陆地港建设,省内建成晋江、龙岩、三明和武夷山等4个陆地港,在江西等省建立了吉安陆地港和多个揽货网点,发展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开通了我省至江西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外省大宗货物通过我省港口“水水中转”业务快速发展,全省港口腹地拓展到赣、粤东、浙南和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十二五期间,外省经过我省沿海港口进出的货物由2010年的826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1543万吨,比增86.8%,内陆省区“借闽出海”的通道效应持续扩大。

   闽台“三通”日益密切。 全省沿海地区开通了“小三通”客运航线,其中,厦门、福州和泉州市开通了四条定期客运班轮,日均航班达52次;漳州、莆田和宁德市开通了不定期客运航线,年客运量突破160万人次。闽台客滚运输持续稳定发展,开通了厦门、平潭对台湾基隆、台北、台中港客滚班轮航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营。闽台海上集装箱量、客运量占全国沿海对台的1/3和98%。同时,积极争取闽台“先行先试”政策,国务院同意在平潭进行对台海运试点,交通运输部授权省交通运输厅出台《闽台道路运输管理办法》《福建平潭与台湾地区间道路货物运输暂行管理办法》,我省成为两岸客流、物流的快捷通道。

   厦门邮轮母港快速发展。 2016年,厦门港共接待国际邮轮79艘次,邮轮游客完成20.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开辟厦门到越南和菲律宾等“一带一路”航线以及国际友城特色航次。厦门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盟国家有20多个港口可运作邮轮航线,邮轮产业是厦门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上佳着力点。2016年厦门邮轮母港首个“一带一路”航次——往越南真美、芽庄航次,就一举爆满,吸引2000多名游客。  

   沿线国家及地区航运往来密切。 近年来,我省港口与丝路沿线国家港口航运往来日益密切,据2016年12月统计,我省共开通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地中海等有关国家和地区航线37条,当月航班140班。2016年我省与以上地区进出港货物吞吐量达8552万吨,其中集装箱186.17万TEU。进港货物6802万吨,主要货类为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石油天然气及制品等;出港货物1750万吨,主要货类为集装箱货物、矿建材料等。我省与东南亚国家航运往来最为密切,共开通对东南亚航线28条, 2016年,我省与东盟货物吞吐量共4465万吨。

  我省与亚洲、非洲、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商品贸易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港口航运合作前景较为广阔。“十三五”期间,全省港口发展将围绕构建“能力充分、服务高效、开放融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进一步发挥港口岸线资源优势,优化整合港口资源,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

   全力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把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为全省港口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厦门港为基础、福建沿海港口群为支撑,着力打造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区域性邮轮母港,两岸航运交流合作先行区,国际航运服务业聚集发展示范区,东南沿海国际物流中心。重点优化厦门港口布局,统筹包括漳州境内的全港区建设,促进全省外贸集装箱向厦门集聚,构建覆盖全球主要港口的航线网络,提升厦门港在国际航运中的枢纽地位。加快邮轮母港建设,积极发展东北亚、东南亚、两岸四地等邮轮航线,构建集旅游、观光、会展、商贸于一体的东渡邮轮服务集聚区。

   打造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能源矿产转运基地。 加快我省大宗货物转运基地建设,加快罗源湾、湄洲湾大型散货码头以及古雷、湄洲湾南岸石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大型油品码头建设,推进重点港区大型专业化泊位和配套深水航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效应;承接 “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煤炭、铁矿石、天然气、油品等大宗货物转运,打造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能源矿产进口重要口岸,构建海外国家在我省的矿产、能源进口中转及加工基地。

   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港航合作。 建立和完善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对接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吸引国外有实力的企业来我省投资港口及临港产业,支持我省港口、物流企业到海外国家和地区参与港口投资和经营;鼓励我省与海外航运企业互设分支机构,开展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交通节点,拓展东南亚往来海上新通道;依托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推动我省至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邮轮航线开通。(省港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