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续深入实践“四下基层”
市民在霞浦县信访局重温习近平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在霞浦县举办的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10月23日上午,马进祯来到霞浦县信访局,再次驻足宣传栏,细致地看着习近平同志在霞浦县举办的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这些话,其实他已经很熟悉了,作为县信访局的“编外信息员”,每次看到这个讲话,他都会想起26年前的那次经历。
那是1988年12月20日。这天,霞浦县委党校里人来人往,宁德地区领导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这里举行。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及地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同霞浦县领导一起接待来访群众。
当时,马进祯是县造纸厂的一名下岗工人。夫妻双双下岗,为生计,他将自行车改装成三轮车载客拉货。由于没有办法办理证照,不时被执法人员罚款。“我下岗了,不等不靠,干点体力活养活一家人,怎么就这么难?”马进祯想不通。
一听说地、县领导来接访,他一大早就到接访地点。到达时,党校内来访的群众已排起了长龙。
“我们把群众较为关心的问题分门别类,并相应成立了5个接访组。”时任县信访局长杨秀宝告诉记者,“群众来访,先登记,然后根据其反映的情况由干部引导到相对应的接访组。”
等待中,马进祯被叫到了。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他来到接待室,接待他的是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
在详细了解了有关情况后,习近平要求相关部门要多关注下岗职工的生活,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不久,霞浦县就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召开专题会议,马进祯等下岗职工踩三轮车的许可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现在,马进祯还带着一批下岗职工成立了保洁服务中心,生意很红火。如今,深怀感恩之情的他主动当起“信访信息员”,帮助信访部门传递信息,联系群众。
那天接待日,地、县两级领导共接待群众102名,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得到当面答复解决,其余的限定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当晚的总结会上,习近平同志要求“约访制度和下基层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的制度要坚持下去”。一个被干部称为“服务日”、“公仆日”,群众称为“连心节”的日子,由此诞生,每月20日成为宁德三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
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这不能仅是一句口号,应当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习近平倡导下,宁德地委、行署建立了“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制度。
1990年5月,习近平在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中说,“四下基层”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还要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福建各级领导干部一直遵循这一方法,如今已成为福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并不断深入。
——去年,福建省委对“四下基层”作出制度安排,制定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的意见》、《省级领导“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出台了《省委常委会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省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和研究解决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度》等。近年来,省委提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目标,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加快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在“四下基层”中了解真实情况、汇集民意民智、科学民主决策的结果。
——省委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对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领导包案等作出具体规定。实施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建立风险评估、积案化解、公开听证等信访工作“七项机制”,依法依规维护群众权益。组织各种形式的宣讲团,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宣传,释疑解惑。全省每年有20多万名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传、信访接待、座谈交心等活动,共建立联系点16万多个,建立民情台账近20万本。
——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开展“拉练”检查活动,现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突出问题。群众从“四下基层”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创新新平台、新方法,积极推进“四下基层”工作。如宁德市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工业服务队、项目服务团,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福州规定市级领导每年下基层蹲点不少于10天、县处级每季度不少于一周,县市区干部每人至少挂钩1个村(社区、企业、学校、社团)并兼任副职,机关干部每半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15天。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福建正全力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群众诉求反映表达制度、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重大决策实施效果跟踪反馈制度、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制度,形成一个配套衔接、运行高效的群众路线制度体系,使“四下基层”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