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小水电退出机制在长汀启动

03.02.2015  10:40

      汀江上游的江坊和东坑2座水电站近日全部拆除机电部分,停止发电,这标志着我省小水电退出机制在长汀县启动,小水电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我省水力资源丰富。多年来,通过治水办电,全省建成小水电站6588处,装机容量727万千瓦,年发电量282亿千瓦时,小水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水电问题开始凸显。一是电站开发早、设施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小水电用水调节性能较差,丰枯变化大,不少小电站灌溉、防洪、供水等功能无法统筹兼顾;三是开发程度高,导致部分河流减水脱流,部分水库河段水体污染。

 

        为此,2015年,省水利厅选择长汀和永春作为小水电退出试点县。其中,长汀今年选择汀江上游和涂坊河的13座水电站作为退出试点,采取政府资金适当补偿方式,按照限、转、退三种方式实施,其中:2座限制运行,枯水期一律不准发电;1座调整水库功能,由发电运行转为生态运行;10座实行全退出,一律不发电且机电部分全部拆除。

 

        据省水利厅农电处处长阮伏水介绍,我省探索水电站退出机制,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目的是改变河流开发理念,为河流“舒筋活血”,从原来片面强调水资源充分利用到全面统筹资源、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从注重水电开发到注重综合效益统筹转变,引导小水电建设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在两个县试点工作基础上,省里将出台相关政策,以流域为单元,引导和鼓励那些安全隐患大、效益低、水生态影响大的水电站实施退出,实现产业优、生态美。2020年前,全省将完成1000座水电站改造,“十三五”拟完成1000座小水电退出工作,改善约200条河流的水生态。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