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悦读故事”:省检察院教育处杨小强

21.05.2014  18:06

静中观物化

——读《物行天下》有感  

省检察院教育处 杨小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读《物行天下》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一点浅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格物致知

古人讲:“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方法在于观察事物、认知事物、探究事物的本源。坦白讲,我以前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总觉得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读书。读了《物行天下》,让我茅塞顿开。《物行天下》所写的都是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衣、帽、鞋、梳,笔、墨、纸、砚,筷子、杯子、椅子、席子等等。这些都是不容易引起我们注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品,但书中对这些物品所承载的功用、历史、文化、哲理的阐释确实精彩纷呈,让我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认知事物、启迪心灵、增长智慧。正如书中所言,“每一件物品的产生和进化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见证着历史,记载着文明,传承着民俗,揭示着哲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我们就能从平凡的物品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感悟物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我想,这就是古人所讲的“格物致知”的题中应有之义吧。

二、“”的修养

当然,从观察事物中获取知识和智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守仁格竹”的故事,讲的是王阳明少年时,想通过“”他家院子里的竹子,穷究天理,但最终没有得到“天理”,却得了感冒,还大病一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格物以致知呢?我想,把心静下来是个基本的前提。“从静中观物动,向闲里看人忙。”如果心静不下来、心浮气躁,让我们看本书都看不进去,更不用谈从细微处去观察事物,并从中获取知识和智慧了。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静,是仁者的生活态度。倘若我们能减少应酬和娱乐,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把心静下来,不论是读书、格物,还是单纯的静思,对于修身养性、增长智慧肯定会大有裨益。

三、以物观心

有人问我,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说,增长知识自然是一个重要目的,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能让自己的心性和人格更加完善,让自己少犯错误。时常读书,特别是读些富有哲理性的经典书籍,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常让我心生感触,能让我反躬自省,看清自己内心暗藏的错误观念。读了《物行天下》,我发现透过物性观看自己的心性,也是个能让自己反躬自省的好方法。《物行天下》里面提到清朝颜元的《白扇箴》,通过描述扇子以警戒自己的心性,非常精辟,让我印象深刻。这里,我想与大家一起再学习一遍这篇简短的箴文。

扇心若车轴,扇股若车辐,外转而中定,君子则之,以正其主。(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不论外部环境如何纷繁变幻,为人处世之基本原则当坚守不变。)竹之为骨,纸之为肉,君子师之,刚其体而柔其敷。敛之则方,张之则圆,君子视之,以神其变。(君子处世当刚柔并济、张弛有度,外圆内方、深思博谋。)遇书字矣,遇画图猗,君子鉴之,以慎其习。(一把扇子,可写字、可作画,全凭它遇到什么人。我们当引之为鉴,审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防染上不良习性。)朴素其质,层叠其文,君子取之,以淑其身。(这也就是孔子说讲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时夏则出,时秋则藏,君子袭之,出处云藏。(或出或处,这是古代读书人都要追问自己的重要人生问题,但他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鼓之风宣,不鼓则否,君子友之,以箴其口。(君子当注意自己的言行,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篇箴文通过描述扇子形状、用料、装饰、动作、功能诸方面的特征与神韵,比类取义,通其情、明其理、警其心,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戒勉。

四、青年人的社会担当

眼下,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梦。有人把中国梦与美国梦作比较,认为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而美国梦是人民富裕之梦,觉得中国梦太过于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其实,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被称为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肯尼迪就任总统时,面对青年朋友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说——“接力棒已传给年轻一代”。其中有句话在当时,乃至今日,都产生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他说,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同胞们,不要总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反观今日之中国,青年一代也经常感到迷茫,经常抱怨国家和政府做得不够、做得不好。我想,我们在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的时候,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什么。这阵子我也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思考我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点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信念、处事原则和社会担当。读《物行天下》,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再反过来细思品味这句话,我似乎看清了前行的方向。还是从“格物致知”开始吧,多读、多看、多思,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涵养和道德水平,在家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儿子,做一个让妻子可以依靠的丈夫,做一个让儿子感到骄傲的父亲;在单位能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热诚,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我想,这就是我迎接中国梦实现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