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悦读故事”:省检察院宣传处张金文

21.05.2014  18:06

且读且研  不断提升

——浅谈我的点滴读书体会  

省检察院宣传处  张金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院领导和政治部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且读且研,不断提升。

我1984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铁路、政府办、建委和漳平市、龙岩市、福建省、高检院四级检察院工作,分别担任技术员、干事、秘书、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回顾近30年的工作历程,我深刻地体会到:读书,是增长知识、增加才干的阶梯;读书,是提升自己、成长进步的法宝。

我感触最深的是:读书既要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更要精读、细读、研读,做到且读且研,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人生旅程中,我对新闻写作情有独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业余还是专职,新闻写作始终伴随着我。

1989年,我在漳平铁路工务段工作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参加了中华新闻函授学院的学习,在一年半时间里,学习了消息、通讯、评论等文体的写法,初步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在《上海铁道》报发表了多篇稿件。

有一本书对我影响最大。那是我1991年购买的《没有新闻的角落》,是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司长梁衡,在担任《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记者时采写的新闻作品选集。山西是个经济欠发达、科技落后的地区,《光明日报》是报道科技新闻的报纸,而梁衡采写的新闻却经常见报,且多次获得全国好新闻奖。我反复阅读、研究这本书,受益匪浅。至今我还珍藏着这本书。

1992年10月,我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漳平市政府一名副市长的秘书,不久又转到漳平市建设委员会任秘书。在那里,我读书不停,笔耕不止,被聘为漳平市广播电视台特约记者、《闽西日报》特约通讯员。

两年后,我又调到了漳平市检察院工作。我除了参加办案、写作公文外,业余时间还是研读新闻书籍,采写新闻报道。在该院的4年时间里,我在检察日报、福建法制报、闽西日报等报刊发稿100多篇。大家都说,我在一个基层小院有写不完的新闻。

1998年10月,我来到了龙岩市检察院工作。我按照时任龙岩市院何小敏检察长的要求,多次深入所辖的8个基层检察院采访,在一年时间里采写了反映检察工作的稿件50多篇,特别是通讯《三个变化看效应——福建省龙岩市检察机关“检务公开”一瞥》刊登在《检察日报》头版头条,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不可否认,读书是辛苦的,写稿更是辛苦;然而,每当我看到自己的稿件见报,看到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领导肯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一切疲劳顷刻烟消云散。

1999年10月,我调到省检察院宣传处从事专职新闻工作。此时的我,更加刻苦读书,自费购买了《法眼看新闻》、《法制新闻探索》、《检察新闻十三讲》、《讲故事、说新闻——探寻〈检察日报〉的新闻理念》等近百本新闻采写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受到很大启发。

正是因为我坚持了“且读且研”的读书方法,使我的新闻采写水平不断提高,稿件采用率不断上升,头版头条和获奖作品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采写的新闻稿件有80多篇刊登在头版头条,有50多篇获得全国、全省等多项好新闻奖。我还应报社之约,专访了原省院鲍绍坤、倪英达两任检察长和高检院贾春旺检察长,《福建法制报》和《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报刊分别刊发了专访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多年来,我发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上的稿件达1000多篇。我从中精选了近200篇作品,并插入40多篇“背景·随感”文章,编辑成新闻作品选集《版面回答》,于今年3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我的读书和新闻写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被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三级检察院记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特别嘉奖”各1次,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5次。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去年春节前夕,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原福建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检察院检察长鲍绍坤特地给我寄来一张贺年卡,卡中写道:金文同志:感谢多年来的支持与帮助,祝新的一年健康、顺利、快乐!鲍绍坤,2013年元月。并加盖了他本人的大印章。

看到这张贺年卡,我深为感动!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检察干警,只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却得到了领导的关怀和厚爱,时过多年仍然没有忘记我。这更激起了我的读书写作热情,更激发了我为检察事业作贡献。

学无止境,读书无终结。虽然“且读且研”让我有所收获,但我深感自己仍然知识贫乏、水平不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知,按照省院党组提出的“两提升五过硬”建设要求,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努力为检察事业发一份光和热。

以上是我的点滴读书体会,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