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委召开福建省高校“海丝”智库座谈会

16.03.2016  16:42

  3月11日上午,我委会同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召开福建省高校“海丝”智库座谈会,商议组建我省“海丝”智库联盟有关工作。委领导叶飞文副主任、林向东副巡视员,民盟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刘泓,以及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座谈。

  刘泓专职副主委介绍了民盟在高校界的研究力量和民盟中央建设“一带一路”智库的情况,以及福建省高校“海丝”智库联盟的初步构想:一是促进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对接,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学术性、非官方的特点,为我省“海丝”核心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二是促进学术研究与项目落地对接,组织我省高校在国际贸易、法律、财务、外语、海洋、航海、物流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为“走出去”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三是促进学术力量的整合提升,凝聚有关高校“一带一路”智库力量,打造学术研究共同体。

  厦门大学社科处高和荣副处长、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许培源副院长、福州大学社科处高明处长先后交流了各自学校在南洋研究、中东问题研究、台湾研究、华侨研究、海洋装备、海洋环境、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情况,福建农林大学社科处连文副处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茂兴副院长、集美大学科研处高力彬老师也介绍了各自学校在农林业科技、自贸区研究、航海与水产技术等专业性领域参与“海丝”建设的情况。

  林向东副巡视员指出,我省是“海丝”核心区,省委、省政府对“海丝”核心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的“海丝”核心区建设工作,要重点突破瓶颈问题,要将智库的力量聚焦在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时要将工作机制固定化、常态化,促进智库联盟自身发展。

  叶飞文副主任强调,“一带一路”是我国当前三大战略之一,“海丝”核心区建设需要智库的智慧提供支持,目前我省几所高校通过各自的渠道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海丝”研究院,开展“海丝”方面的研究,为了发挥联合攻关研究和“1+1>2”的作用,聚合福建有关高校学科和相关研究机构组合“海丝”智库联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有利于推进我省“海丝”核心区建设工作,有利于推进对“海丝”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环境及法律法规的研究,有利于服务我省企业“走出去”及我省与“海丝”沿线国家的合作。智库联盟要制订研究计划,突出我省“海丝”核心区特色,立足实际需要,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应用性课题研究,促进“海丝”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项目落地,不断推出有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项目落地提供科学咨询建议。(海丝办 卓山龄)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