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8月19日至20日,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举办。8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
大会以“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为主题,来自全球123个国家约7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会聚”渤海之滨,凝聚共识力量,共话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大会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白皮书,向世界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大会主论坛和14个平行论坛围绕当前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分享经验做法,指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发布了《天津倡议》。
与会代表表示,我国发起并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对搭建各国职业教育界深化交流合作的有效机制和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记者从大会了解到,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大会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有效支撑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持续畅通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渠道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实现了从学校为主举办到多元参与办学、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转变。
“大会落户天津,将为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介绍,天津持续在职业教育领域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投入力度、营造创新发展氛围。截至2021年底,天津共有职业教育类大学2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25所、民办高职院校1所;全市70%左右的高职院校和50%左右的中职学校由行业企业举办,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办学模式。政府统筹、行业主办、教育管理、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成为天津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表示,近年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天津倡议》秉持公平全纳、有教无类,面向人人、质量优先的理念,彰显了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共建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展示区,时代楷模、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工程师张黎明带领团队展演的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引来许多人驻足。“我毕业于职业学校,现在还在两所天津本地职业院校兼任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大有可为!”张黎明说,希望能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建同表示,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从职业学校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大学,近年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工业发展需求,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本次大会突出强调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我们坚定了办好职业本科教育的信心。”学校党委书记张兴会表示,今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将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开展与制造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
煮水、沏茶、倒茶……全部动作由机器人臂完成,我国传统茶艺与现代工业技术完美结合。这是发生在大会展览区的一幕。“葡萄牙师生制作了倒红酒的机械手臂;我国师生制作了能沏茶的机械手臂。这样的互动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维园说,“机械臂”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正是学校与葡萄牙塞图巴尔理工学院合作建立的葡萄牙鲁班工坊的教学成果之一。
“英国鲁班工坊开发的国际化教学标准经核准认证纳入英格兰国家普通和职业学历框架,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进入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突破。”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校长刘恩丽介绍,英国鲁班工坊是天津在欧洲建立的首个鲁班工坊,由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原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与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合作共建,开展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未来,英国鲁班工坊将继续探索学历教育的持续进阶,为在世界推广标准化的中餐烹饪技艺发挥积极的作用。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鲁班工坊研推中心副主任杨延介绍,天津已在19个国家建成20个鲁班工坊,对3000余人开展了学历教育,并在海外建立起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从技术技能培训到学历教育全覆盖的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我将与团队共同编写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培训课程,希望借助鲁班工坊,将技术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提升出一份力。”张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