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农产品实现持续有效供给

10.10.2015  11:20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直面冲击、逆势而上,既实现了“粮满仓”,又做到了“菜满筐”,有力保障了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定盘星”、“压舱石”。

        实现“粮满仓”保证“菜满筐”

        “从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来看,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总体是好的。数量是充足的,供给是有保障的,人们的需求是能够满足的。从供求平衡状况和居民的满足程度看,当下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

        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面积,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千方百计争取粮食有个好收成;全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促进粮食增产,充实着城乡居民的“米袋子”。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2万亿斤,比1978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94%。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4年超过400公斤。

        近年来,农业部继续深入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加大监测抽查力度,积极促进产销衔接,“菜篮子”产品供需两旺。2014年,主要农产品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供给充裕,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据农业部监测,截至今年8月底,580个蔬菜重点县在田蔬菜面积142万亩,环比增9.4%;产量111万吨,环比增10.6%。4000个生猪养殖村存栏721.4万头,累计出栏852.2万头。100个蛋鸡养殖县蛋鸡存栏1526.5万只,累计鸡蛋产量17.3万吨。8300个奶站涉及奶牛存栏561.9万头,户均存栏量同比增78.0%,生鲜乳累计产量1288.2万吨,同比增4.0%。250个养牛村肉牛存栏13.7万头,500个养羊村肉羊存栏437.9万只。据农业部20个渔业主产省统计数据,1-8月全国水产品产量3431.4万吨,同比增3.5%。

        既盯菜价又保安全

        农产品价格走势是影响居民消费指数的“晴雨表”,对农产品价格的预警监测,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参谋”。

        9月14日,农业部在北京启动稻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生猪、牛羊肉、蔬菜等8个品种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面向河北、内蒙古、辽宁等14个主产区、主销区,在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遴选了1061名分析师,组建了全产业链分析预警团队,密切关注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形势和市场价格走势,成为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信息支撑,不断推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在关注价格走势的同时,严把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更是农业部门保供给的一大着力点。一年来,农业部对重点地区、重要品种和关键环节部署开展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以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屠宰病死猪、制售假劣农资案件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严密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根据农业部近期对全国152个大中城市的菜果茶、畜禽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96个品种94项指标的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为96.2%。其中,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2%、99.4%和94.8%,“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

        与此同时,农业部大力促进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积极应对滞销卖难问题。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保障了“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

        既重数量又重效益

        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各地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日益丰富。

        今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更加注重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更加注重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更加注重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支持国内保供给、保生态,又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

        随着《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发布,粮豆轮作、粮改饲、一二三产融合等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当前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的多样化功能正在不断释放,也助推农民增收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