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30.01.2015  11:59
   苏辉(福州市获评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人才): 这几天,“自贸区”已成为两会新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对此建言献策。可以预见,未来福建将会提供更多平台让优秀人才施展才华。近段时间,对创业人才来说有不少利好消息,比如,福州正全面推进闽都人才工程,加快构建海西人才高地;全国首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已落户福州;福建首个“”字头人才市场——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海西-福州市场也已挂牌成立。政府这种汇聚知识集群的决心,势必将带来高端人才和企业涌入,进一步带动企业管理理念、服务水平提升,对于年轻人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何芳云(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瑞景社区居民): 自从国家批准福建设立自贸区以来,我们百姓对自贸区何时建、怎么建很关注。随着“保税展示交易”制度落地厦门,厦门正乘着自贸区的东风,为百姓提供实在服务。原本我买进口产品,要使用跨境“海淘”,等待时间长、价格也贵。而设立自贸区后,厦门可借助保税区的保税进口消费模式,将商品从国外直接运至保税区备货。这样,我们在网上购买海外商品后,商品直接从保税区仓库报关报检后发货,较境外直邮更为便利,乐享价格和物流双重优势。

   王大友(平潭好棉精品百货总经理): 如何建设自贸区是这次两会的热点。我是台湾人,两年前来到平潭发展,现在我可以肯定,当初决定是正确的。自贸区挂牌后,平潭将发挥“自贸区+实验区”的叠加优势,重点突出两岸交流、对接台湾,让我们台胞在平潭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台湾资本投资。以后,我们销售商品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我正考虑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快步进军福建市场。

   刘昌明(泉州市峰达轻纺有限公司员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看了十分激动。目前,泉州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

  据我估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泉州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额的比例应在50%以上。泉州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也不少,如在越南投建当地最大的棉纺厂,在孟加拉国建有当地最大的外资服装厂,我们公司也在柬埔寨设立了分厂。政府十分鼓励我们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投资,这使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大提振了我们对发展的信心。

   陈言问(晋江市闽籍侨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分析我省改革发展中哪些机制要活、哪些产业要优,要重点针对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和投资贸易便利化等课题组织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这让我感触很深。

  可以预见,未来自贸区将提供更灵活的管理模式、自由的投资环境以及制度化的政策体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一、零散的优惠条件,前者对我们投资者的吸引力无疑更大,也更具持久性,为我们闽籍侨商回乡投资增添了信心。回到国外后,我们同乡会将召集各个行业的企业代表,研讨适合在福建自贸区投资的项目,为家乡建设多作贡献。我们闽籍侨商对家乡怀有特殊情感,如果自贸区带来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机会,我相信会有很多福建同乡愿意回来投资。(本报记者 谢婷 实习生 张馨澜)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