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需得先成“人”

28.02.2017  17:01

  2017年高考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24日,教育部公布了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针对今年高考,教育部推出“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此外要求,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积极履行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社会职责,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2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努力维护高考制度公平公正是关系广大考生和家长群的民生大事,充分利用高考制度实现社会各阶层人才合理流动更是国家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家庭和学生个体来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更多应该是靠自身努力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一年一度的高考之予广大考生而言,高考可以是检验学习的试金石,可以是决定大学层次的入场券,但它如何重要也都只是青春的一段经历,不决定人生的走向和成败,更不能直接与成才与否直接划上等号,青年个体成“”更需先成“”。

  成“”方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近年来,因高考失利而走向极端的悲剧依然时有发生,其背后成因与考生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关系。“胜不骄,败不馁”,个体要能在赞扬声中懂得踏实前进,更要懂得在逆境中顽强前行。学习和人生一样,从来就不会是一片坦途,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有意识地磨炼意志,是每一个青年成长路上的必修之课。“生命只有一次”,只有经得起风雨的人,才有可能看到未来成才的光明前景。

  成“”方能正确定位奋斗方向。即使在古代,“金榜题名”之外靠自己的德行才干名垂青史的依旧不胜枚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高考从来就不是成才的惟一途径。十年寒窗不仅止于在高考中检验自己的成绩,“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努力发现自己的兴趣及长处并准确定位自己未来奋斗目标的人,才更容易看到未来成才的幸福前景。

  成“”方更懂得责任和担当。青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不仅牵系国家社会的发展更有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期盼,在学习上奋力拼搏力求无悔,在家庭中关心父母长辈,在学校里友爱同学乐于助人,只有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从而付出努力的人,才有可能看到未来成才的美好前景。

  当每个青年都成为一个大写的有智慧懂担当的“”时,他则离成“”不过是运用努力和韧劲缩短与之的距离,而对于社会国家而言,有德行的“人才”养成更是其蓬勃向上的源动力。 (马尾区委文明办 陈晓燕)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